崔兰田简介个人资料(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
崔兰田1926年农历9月20日出生于山东曹县。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六大名旦之一,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学须生,3个月后即能登台演出。开始是和师姐毛兰花同台合演。不久便主演《东吴大报仇》、《胡迪骂闫》等须生戏。
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地牤牛”、“狗头”、“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改学旦角,进一步深造。1943年冬季在洛阳拜有豫剧皇后、豫剧大王之称的陈素真为师,后自成风格独立称派。19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郎》等剧。
20多岁的崔兰田风华正茂,经过多年磨砺,崔派艺术已经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1950年4月,崔兰田筹资成立剧团,用了自己和爱人周光灿名字中各一个字,取名为“兰光剧社”,许多名演员如曹子道、许树云、黄少林、魏进福等等纷纷加盟,阵容强大,为西安各豫剧团之翘楚。
《打金枝》剧照
1951年5月,崔兰田率领剧团来到第二故乡郑州,演出20多天后,经平原省的省会新乡市来到古都安阳演出,受到安阳人民和党政军领导的热烈欢迎,执意要求剧团留在安阳。崔兰田感到盛情难却,答应了安阳政府的要求。
从此,崔兰田这朵清幽雅致的兰花,就在洹水边扎下根来,长期担任安阳豫剧团团长和安阳戏校校长。
80年豫剧流派汇演名家会聚于郑州
1952年,崔兰田的胞妹崔兰玉、胞弟崔少奎、表妹辛玉兰也来到安阳,成为剧团的主力演员。崔兰玉也出身于周海水科班,声音和崔兰田很相似,常能以假乱真。辛玉兰出生于1929年,11岁时到郑州学戏,出科后随崔兰田演出,后又分别与汤兰香、赵义庭、曹子道、常香玉等合作,在西安、兰州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时,著名的豫剧祥符调演员、净角兼演须生的渠永杰、著名旦角演员韩兰云等也来到崔兰田的麾下,剧团阵容整齐,兵强马壮,成为河南省众多豫剧团社中的佼佼者。
1956年和1959年,崔兰田两度参加河南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拿手好戏《秦香莲》、《三上轿》,新排了《陈三两爬堂》,别具一格的唱腔艺术,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1957年到1966年,崔兰田率领剧团走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黑龙江的罗北城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从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到青藏高原的藏族自治州,并4次进京演出,全国的20多个省、市、区都唱响了她那深沉浑厚的声音,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贺龙等都观看过她的演出,戏剧界的大师田汉、梅兰芳、夏衍、马连良等都给予她高度评价。这一时期,崔兰田达到了她人生和艺术的鼎盛,表演跨进出神入化的境界,崔派艺术得以空前发展。
崔兰田嗓音纯净,音域宽广,演唱讲究韵味,在朴实无华中显出细腻。她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在唱腔中不仅有流畅自然、情真意切的意蕴,而且也有或甜美活泼,或低沉委婉,或缠绵悱恻的情感色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崔兰田的唱腔以豫西调为主,同时又借鉴了祥符调的技巧,并吸收融汇了秦腔、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调,形成了深沉浑厚、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感染力很强,在豫剧各流派中以唱工最具特色。
崔兰田擅演悲剧,表演艺术集中体现在《三上轿》、《桃花庵》、《秦香莲》、《卖苗郎》这四部戏上,尤其是她悲腔寒韵和鼻腔共鸣的运用,达到完美合一、炉火纯青的地步,唱起来吐字清晰,嗓音宽亮,行腔委婉,韵味醇厚,形神毕出,或低徊婉转,空灵幽邃,凄厉酸楚,或激越高昂,悲怆浑厚,酣畅淋漓,无不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深沉剀切,感人肺腑。可谓“一声唱到融情处,毛骨悚然六月寒”。
“文化大革命”中,崔兰田受到冲击和迫害,不得不离开舞台。十年动乱结束后,崔兰田恢复了安阳市豫剧一团团长和戏校校长职务,重返舞台,并相继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这时,她的弟子张宝英、郭惠兰等都已经成长为主力演员。郭惠兰嗓音宽亮,声腔与崔兰田十分酷似,她和张宝英联袂演出的《桃花庵》,被行家誉为是崔派艺术的样板。
2003年4月5日,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一代豫剧艺术大师崔兰田静静地闭上眼睛,与世长辞。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