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侠》最成功的漫画英雄之一,唯一的电影版为何惨败?
很多朋友看到头图大概就知道今天的主角了。
没错,这次来说说《再生侠》,25年前的电影。
这位,应该是漫威与DC之外,最著名的美漫英雄之一。你可能没看过漫画,但一定听说过“再生侠”这个名字;或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基本见过老哥这副尊荣。
再生侠的名声,来自于其对主流文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包括在ACG领域频频的跨界,以及大量12寸人偶和手办的热销,让此等面目狰狞的角色从而打入流行文化。
从这一点来看,再生侠与隔壁的地狱男爵、乃至忍者神龟这些美漫发展轨迹有些类似,都是非主流英雄,最终进入主流领域,但他们各自的“出圈”轨迹却不尽相同。
比如地狱男爵出名靠的是同名电影的成功,忍者神龟则是由于玩具和动画片的火爆,更不要说变形金刚、攻壳机动队这些了。
可见很多IP出圈,都是依靠多媒体的助攻才完成的。但再生侠,基本是靠漫画和玩具生生带起来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再生侠也有电影,拍摄于1997年,但该片当年混得有点惨,不但票房惨败,而口碑也砸锅了。
电影4500万的成本,北美票房5400万,全球8780万,完全没有回本。而烂番茄新鲜度17分,大众评价36分,迄今为止仍然是口碑最差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
其实电影本身并不是那么不堪,最起码还收获了诸如小弟我这样的粉丝。
但比起票房和口碑,电影《再生侠》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该片得罪了一大票制片公司,很多片商看到再生侠这个名字,就跟往外扔臭大姐一样,立刻关门谢客,这也是这个著名IP迄今再也没有电影问世、新片依然难产的原因之一。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年前的今天。
明星大佬与他的孩子们
提到再生侠,不得不说这个IP的创作者——托德·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是一位漫画鬼才,也是一名商业奇才。
他在DC与漫威时都名声显赫,代表作《蝙蝠侠:第二年》《超凡蜘蛛侠》《不可思议的绿巨人》等,并创造了毒液这个人气角色(有争议)。
随后自己创立了一家独立漫画公司——Image漫画(Image Comics),并打造了《再生侠》《魔女之刃》等著名IP。
尤其是《再生侠》,诞生于1992年,一经出世,光是第一期就卖出了170万册,随后更是一度超越了漫威与DC。
且作为独立漫画,Image没有像那样漫威DC那样依靠人物卡或者捆绑销售等花哨的营销方式获得销量,就是本分的卖漫画,全靠内容取胜,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麦克法兰还创立了麦克法兰娱乐公司、麦克法兰玩具等,尤其是后者,让再生侠等玩具畅销全球、形象深入人心,并引领了潮流。
在我国,再生侠玩具在没有漫画的支持下,能迅速火遍全国,就是靠着玩具精美的工艺和拉风的人物造型,收获了大批粉丝。
PS,时至今日,很多模玩界的朋友,提起“老麦”,无不又爱又恨,爱的是麦克法兰玩具当年的丰富多彩和情怀,恨的是成套发售、有着美版和国际版之分的老麦玩具,价格简直一天一个样。
国内玩具炒货之风,比万代还要早的,是麦克法兰(小弟不才,老麦就是我入坑的鼻祖)。
扯远了,说回托德·麦克法兰本人,其超高的商业头脑和创作能力可见一斑,但他也有很多商业大佬的毛病——过于强势。
这个人是典型的“独裁”式作风,非常讨厌别人干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在漫威时期,老麦就跟编辑和主管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但是由于《超凡蜘蛛侠》等漫画过于成功,漫威为了留住他、安抚他,索性允诺他很大的自由度,并给了老麦一个“蜘蛛侠”的题材,让他随意创作,就是1990年8月出版的《蜘蛛侠》。
结果这一放权不要紧,这套漫画越来越离谱,甚至出现了腐败、强X、谋杀等情节,导致漫威不得不限制麦克法兰的创作,从而导致后者与漫威彻底撕X,出走自立门户。
随后您看到了,《再生侠》漫画风格诡谲、充斥着肮脏、暴力、血腥的内容,并以辛辣的笔调讲述了善恶罪罚的混沌性,主角还是一位毁容的黑人,正是麦克法兰的得意之作。但如此剑走偏锋的漫画,竟然大卖且出圈,不得不佩服这位的商业能力
而且麦克法兰创立Image公司,被认为是改变美漫制作方式的一场巨变,因为这是美漫界,首次注重了“作者品牌”。
作为独立漫画公司的老板兼作者,麦克法兰的名字跟自己的作品牢牢绑定,包括他用自己名字创立的玩具系列和公司。
再生侠火了之后,“麦克法兰”这四个字也跟着出圈了。
像是漫威或DC,旗下人气角色无数,但有几个火作者的?你马上能说出超人、蝙蝠侠的创作者吗?斯坦·李知名也是得益于电影。但提起再生侠,很多人都知道麦克法兰这个名字。
这是个人品牌的成功营销,当然也是强势的表现。
然而正是老麦的强势和不妥协,也给电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boss直营”的电影版
1992年《再生侠》漫画火爆之后,好莱坞的片商自然闻风而动,第一个找上门的是索尼影业,他们想把再生侠搬上银幕
当然了,这也是“boss直营”——跟创作者+老板麦克法兰直接谈判。
漫画主题过于黑暗暴力,索尼想效仿《忍者神龟》的模式,当年《忍者龟》乃是暴力血腥的地下漫画,但改编后的动画片和电影却老少咸宜,从而让这个IP火遍全球。
但您觉得麦克法兰会答应吗?而他提出的一系列条件,也让索尼难以接受,双方不欢而散。
老麦个性十足,再加上前公司漫威一些添油加醋的宣传,什么职场魔鬼、自命不凡、过于强势等头衔不胫而走,虽然很多都是竞争对手夸大其词,但麦克法兰那时候已经是名声在外了——出了名的“难对付”。
无奈人家才华横溢+作品红得发紫,跟几家制片厂谈得不欢而散之后,终于来了一家头铁的——新线影业。
新线影业当时刚刚加入时代华纳集团(1996),急需IP充门面。老板还是漫画大粉丝,他认为《再生侠》这样拥有固定受众的IP正是公司急需的项目,所以他排众议拿下这个角色,并满足了麦克法兰一系列苛刻的条件。
而作为回报,老麦也仅以1美元的价格,将《再生侠》的影视改编权卖给了新线,换取了对项目的全权控制。
麦克法兰并不是导演,他对电影拍摄和制作也一窍不通。但作为漫画作者,他要求是电影必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包括分镜和镜头效果,最终都要他拍板。
正是他如此奇葩的条件,导致电影还未开拍,该片“导演”一职就已经成了吉祥物,自然不会有大牌导演和名导过问了。
电影《再生侠》最终的导演署名是马可·A·Z·迪普。这位其实是电影的特效师+动作指导,负责现场执行工作,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老麦。
PS,其性质,就跟《倩女幽魂》导演署名程小东,《新龙门客栈》署名李惠民一样,二位都是该片的动作导演,真正掌控全局的,还得是稳居幕后的徐克。
可惜,电影的拍摄过程就是一场灾难,不但严重超支,最后把大名鼎鼎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LM),都拖了下水。
业余拍片,专业挖坑
看过《再生侠》的朋友都了解,该片有不少特效场面,但很多CG都不尽人意,堪称“视觉炸弹”,尤其是结尾的地狱大战,简直是大型车祸现场。
“年代”不是特效差的说辞,要知道的97年时候,《星河战队》《侏罗纪公园2》里的特效我们也领教过,而《再生侠》跟他们一比,就差太远了。
别的不说,小时候我第一次看这片的时候,都觉得是5毛特效。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但你可知道,《再生侠》最终呈现的效果,比原计划的电影预算超支了一倍多。
考虑到电影的内容和受众,新线影业给该片匹配的预算就是2000万美元。
但不知道是麦克法兰根本不care片方的预算要求,还是他眼高手低最后没收住。反正电影最终成本达到了4500万美元。多数预算都花在特效方面。
说到特效,这是《再生侠》拍摄时最搞笑的部分。
本片有三位特效师,第一位叫史蒂夫·威廉姆斯,也兼任电影的副导演,第二位就是挂名导演马可·A·Z·迪普,第三位是克林特·古德曼,也是本片的制片人。
这三位都不是等闲之辈,乃是业界大名鼎鼎的特效达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
古德曼刚刚从著名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LM)离职,而威廉姆斯和迪普都是现任工业光魔的高管。
他们曾经独立打造了《终结者2》的T-1000液态金属人,《侏罗纪公园》的CG恐龙。尤其是影史第一个纯CG动物——霸王龙,更是由史蒂夫·威廉姆斯亲自创造。
他们三位加入该片,并注册了一个 Pull Down Your Pants Pictures的特效公司。其实我不说您也能猜得到,《再生侠》是这3位工业光魔特效师接的“私活儿”。
根据当事人自述,三位当年踌躇满志,想通过自己制作这部电影的特效当做跳板,然后离开工业光魔,自立门户。
结果一上手傻眼了,《再生侠》的特效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一面是老板麦克法兰的高标准要求,一面是少得可怜的预算,该片的特效工作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办法,三人一合计,只能求助于工业光魔:老板们,我们接私活这件事回头再算计,先帮忙搞定这坨老大难吧。
这就是做过《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加勒比海盗》等特效大片的顶级特效公司,在1997年莫名其妙的加入一部中等成本B级片的经历。
大公司出马确实有效,电影里再生侠的变身、红色CG披风等场面还是非常养眼。这都是工业光魔全员出动后,由公司老大由Christopher Hery 和 Habib Zargarpour 亲自监督完成的。
尤其是CG三角魔,想跳槽的特效师威廉姆斯把自己当年《侏罗纪公园》做霸王龙的功力全部祭出来,再生侠大战三角魔的段落,堪称全片最佳。
能不好嘛,这可是为两部《侏罗纪公园》里为霸王龙量身打造的特效系统,别人想用都用不上,这绝对是三角魔史上最露脸的一次。
工业光魔的加盟,也使得该片预算水涨船高,成本直接翻倍。
但是,该片预算超支之后,也仅有4500万,电影用到CG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该片8月1日公映,特效工作一直做到了7月21日,距离电影公映仅剩10天,这是做拷贝的最短期限。
结合电影的成片效果,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再生侠》的特效根本没有做完。
好莱坞可不允许你临时改档,电影马上要公映,制作没有完成也没辙,只能有多少算多少,硬上。
所以片中结尾大战的地狱场景,巨大的地狱魔王等,根本来得及渲染,几乎就是纯3D建模图,能好的了吗。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李仁港的《盗墓笔记》里,同样是特效没做完,结尾部分的5毛特效与前半段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拉低观感)
所以《再生侠》是一部成本超支,制作超时的电影。假如这部电影有足够的资金和制作时间的话,电影最终效果会好很多。
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大部分电影。
PS,降级
大概由于超支的缘故,麦克法兰也有点过意不去,所以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原本定为R级的电影,可以经过一定的删减,变成PG-13级,都是为了票房的考虑。
《再生侠》也发行过“导演”剪辑版,比公映版多出2分钟内容。
票房不佳口碑砸锅
《再生侠》于97年8月1日公映,其竞争对手是同期的《空军一号》《黑衣人》,这二位什么成绩就不说了,后一周又来了梅尔吉布森、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阴谋理论》。
别看《再生侠》人气很高,但都是饭圈。在受众、体量、明星方面都不如上述名作,最终在这些片子里抢下5400万的票房,已经可以了。
让人沮丧的是电影口碑。“华而不实”“剧本荒谬”“故事愚蠢”,该片遭遇了影评人的口诛笔伐。要不是同年有《蝙蝠侠与罗宾》这个史诗级漫改烂片兜底,《再生侠》估计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而辣眼睛的半成品特效,成为压垮本片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连粉丝也不买账了。
其实个人观点,电影拍得还可以,前半段的地狱的特效和怪物都很拉风,而在人设和故事方面,电影有点类似李国豪的《乌鸦》,但差距出在创作者方面。
无论是挂名导演的迪普,还是垂帘听政的老板麦克法兰,都不是个专业的电影导演,没能很好的表达主角内心的煎熬和邪魅的反英雄特色。
《综艺》杂志的评论非常到位,“一部由技术人员掌舵的电影,过度注重特效而忽略了故事本身”。
就连主演迈克尔·杰·怀特都站出来抨击电影,直言自己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任何一个镜头”。
这位拥有跆拳道、空手道、武术等七个不同的武道流派黑带头衔的武林高手,原本希望成为动作明星,成不了李小龙,也要成为尚格云顿这样的演员。
结果自己首部主演的电影,不但没能展示自己的身手,还要戴头套出境,每天要4个小时的化妆折磨,而且再生侠的面具几乎让他无法呼吸。他说要不是自己武术家的意志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但在一边倒的差评里,向来讨厌超级英雄和动作片的已故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却唱了反调。
他给了3.5/4的高分,认为这是一部“诡谲的超现实艺术作品”,开创“反英雄电影”的先河(那时候《地狱男爵》《刀锋战士》还没拍出来呢)。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这部电影,罗杰·艾伯特在一次电视直播中,跟《芝加哥论坛报》的影评人Gene Siskel吵了起来,后者是蝙蝠侠的大粉丝。两位影评人为了漫画英雄而对骂,当时也成为粉丝茶余饭后的谈资。
电影《再生侠》失败了,幕后老大麦克法兰背锅吗?当然不,这位依靠电影又赚了个满钵。
不愧是商业奇才,借助电影声势,这位再度营销了一波,《再生侠》漫画在1997年达到了历史销量巅峰,又一次成为北美年度最畅销的漫画书。就连衍生漫画《Curse of the Spawn #9》,也成为销量前五的作品。
而拍电影超支的部分呢?当然是甩给出品方新线影业喽,自己才不扛呢。
不过,这也导致一个严重的恶果,好莱坞再也没人找麦克法兰拍电影了。
恶性循环
在好莱坞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你拍电影亏本、口碑差这些都是常态化,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底线是“不能超支”,不能由着性子来,否则你就没得拍了。
当年卡梅隆拍《终结者2》超支,差点导致卡罗科影业倒闭;拍《泰坦尼克号》因为超支太多,福斯不得不与他终止了《人猿星球》《终结者3》的开发,就是这个原理。
贵如卡神都得遵循好莱坞游戏规则,何况你小小的麦克法兰。
要求完全项目主导权的强硬作风,票房失败不说吧,单片还超支2000多万,而且费用全部由出品公司承担,幸亏当时新线影业背后有“金主”时代华纳撑腰,否则也离倒闭不远了。
《再生侠》之后,麦克法兰名声大噪,一时间好莱坞所有制片公司对其关门闭户。想继续开发续集?门儿都没有。
按照老麦的规划,《再生侠2》原本将要在1998年公映,并且他对外宣称这是一部“小成本”,主角将是漫画中著名的侦探搭档——山姆和推奇(Sam and Twitch),再生侠将会作为配角出场。
但好莱坞再也没人信他的话了,项目当然流产了。
随后,麦克法兰分别在2001、2005、2007、2009年对外宣称要拍摄新的《再生侠》电影,都没能敲开好莱坞的大门。就连当年与老板闹矛盾的主演迈克尔·杰·怀特都在2011年表示,愿意回归主演,依然没有公司愿意投资。
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期间,麦克法兰宣布再度重启《再生侠》电影版,自己担任导演,并表示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电影,而是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主演已定——奥斯卡影帝吉米·福克斯(还是这位主动请缨,他也是漫画粉丝)。
有了大明星坐镇,还是让一些公司动了念头。这回“头铁”的是恐怖电影业界标杆——出品过《潜伏》《鬼影实录》《逃出绝命镇》《黑色电话》等名作的鬼屋影业(Blumhouse)。这算是让人看到了《再生侠》重回大银幕的曙光。
然后项目继续石沉大海。
再度被提起是在2019年,由于《死侍》《小丑》等R级漫改电影的成功,《再生侠》重返大银幕的呼声越来越高。麦克法兰也对外宣布,演员阵容再度迎来另一位漫画粉丝——“鹰眼”杰瑞米·雷纳。他在片中将饰演侦探“推奇”。
他还补充道,电影的成本将会是1000万美元。
但是,好莱坞和业界对老麦的话,都持保留态度,谁都明白里面的猫腻。好果然,项目再度陷入沉寂,最新动向是在2021年,麦克法兰在漫展上透露,电影的剧本正在重写中……
这就是人气非常高的《再生侠》,后续电影版难产的原因。
后来的他们
截至目前,再生侠在漫画界人气不减当年,漫画都超过了300期,是史上连载最长的独立漫画。
反观隔壁黑马漫画,人气不如再生侠的地狱男爵,电影都拍了三部了,但由于作者麦克法兰的“不好对付”,导致这位家喻户晓、身披红氅、匿身黑暗的人气英雄,迄今只有一部不太成功的电影。
来看下1997年《再生侠》几位主创的后续:
★主演迈克尔·杰·怀特至始自终混迹于二线,没有成为李小龙也没有成为尚格云顿,倒是在《宇宙骑士2》里作为反派,跟尚格云顿打了一场。
在《黑暗骑士》里,这位饰演一位黑道大哥,被小丑讲着故事割了脸。不过每次出镜都比他在《再生侠》里“露脸”。
一位想当动作明星的演员,首部大银幕主演作品,为什么演个皮套人,大概演员本人是漫画粉丝吧,再生侠真的很火。
★该片的三位特效师呢,既没有自立门户,也没能继续留在工业光魔,事后都卷铺盖走人了。他们给老东家挖坑这件事,导致几位大名鼎鼎的特效师也无法在业界混了,最后能混迹于广告界。
说实话,该片的特效水准,堪称工业光魔历史上的一大案例/污点。好的地方在于临时接手、这么短时间、这么小的预算都能做成这样,还是影史第一个做CG披风的。
但也没办法,谁让电影成本不够、特效没做完就公映了呢。
为什么三位押宝这部电影,作为自立门户的跳板?大概他们都是漫画粉丝吧,再生侠真的很火。
★小丑/三角魔的扮演者约翰·雷吉扎莫混得比他们都好。
但谁能想到,片中那个矮胖、搞怪的家伙,竟然是这个波多黎各裔帅小伙扮演的。如今这位已经很有名的演员了,就是《活死人之地》里的坏小子,《疾速追杀》里约翰身边的拉丁小哥。
当年他穿上龙套演小丑的时候,化妆耗时要5个小时,比主角都费劲儿。而且龙套密不透风,导致他一度得了幽闭恐惧症。
为什么他会出演这个角色,大概也是漫画粉丝吧,再生侠真的很火。
★而老板麦克法兰依旧大名鼎鼎,image漫画越做越好,陆续推出了很多IP。
虽然电影难产,但在玩具领域势头强劲,且这位热爱跨界互动。
比如在《灵魂能力》《真人快打11》里等游戏里客串出场,与DC蝙蝠侠联合推出了好几部漫画,让老爷与再生侠并肩作战,达成双厨狂喜。
这位商业大佬、漫画鬼才的能力我们早已领教,再生侠的成功“出圈”离不开他的幕后推手,但在好莱坞,片商们都不太喜欢这种很有实力也强势的“外行”。
就像DC拍《守望者》《V字仇杀队》等片,都与非常难搞的漫画作者阿兰·摩尔划清界限一样。只可惜麦克法兰不但是作者,人家还是老板,想搞过来版权自己拍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吧。别忘了,麦克法兰曾经也是蜘蛛侠的作者。
PS,音乐原声
1997年的《再生侠》电影没火,但音乐原声却火了。
这张名为《Spawn: The Album》的原声大碟,早已成为很多摇滚乐迷的收藏。
专辑很有开创性的将著名摇滚、金属乐队与舞曲、电音高手进行了配对组合,从而诞生了一个个“摇滚/电子”的混音曲目。
看看这些洋洋洒洒的名单吧。
玛丽莲·曼森、金属乐队、 科恩乐队、 Slayer、 莫比、神童、水晶手段……
可以说,这些乐队、歌手的粉丝,与漫画和电影的受众高度重合,非常具有针对性,最终这张专辑在公告牌上停留了25周,在北美达成了60万张的“金唱片”销量。
比电影卖得好。
PPS,黑人英雄
《再生侠》这部电影,被部分粉丝认为是影史首位“黑人超级英雄”。一定程度上为如今的《黑豹》等片“铺平了道路”。
其实之前也有黑人英雄,比如1993年的《流星侠》,可惜电影太烂直接被人忽视。1997年也有一部以DC英雄“钢人”为主角的《钢铁悍将》,由大鲨鱼奥尼尔主演,更烂的没边,还比《再生侠》晚两周公映。
所以后来业界就把再生侠当做是首位黑人英雄,毕竟电影虽然不算好,但人气十足。
结果《刀锋战士》的粉丝不干了。
该片比《再生侠》晚一年公映,但是对方的理由是,刀锋战士的黑人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主演韦斯利·斯奈普斯还是《黑豹》主演的第一人选(可惜后来犯事儿蹲大牢了)。
而再生侠是个毁容的角色,大部分时间戴个头套,不能代表黑人。
两家一直吵到现在,至今谁是影史首位“黑人超级英雄”,还是没有定论。
就连奥尼尔都不甘寂寞了,因为《钢铁悍将》杀青比《再生侠》早,所以“我才是第一位黑人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