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真相 详解八旗的发展史
众所周知清朝八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那么后来改色事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八旗改色
清天命十一年 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取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长子豪格担任,改色为镶黄旗。
皇太极首先在每旗仍设管理旗务大臣一名,也即固山额真,职责是总理一切事务。
分散了主旗贝勒的权力,降低了他们的自主性。
清皇太极天聪四年 1630年,阿敏获罪 ,被罢官幽禁后,由他弟弟济尔哈朗为镶蓝旗旗主。
清皇太极天聪六年 1632年,皇太极取消了四大贝勒并坐的仪式,改为由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坐,提高了皇太极的地位。
清皇太极天聪九年 1635年,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意图谋反事败遭诛,该旗由皇太极所得,皇太极将其与自己亲领的正黄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并从中分出8个牛录给予豪格统领的原镶黄旗,又再次将其改色为正蓝旗。
清顺治五年 1648年,豪格因1643年的继位之争被摄政王多尔衮陷害下狱暴亡,正蓝旗又为多尔衮所得,多尔衮将其与自己统领的正白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将胞弟多铎统领的原镶白旗改色为正蓝旗。
此后八旗旗色再未变化。
上下之分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
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 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
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
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
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
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
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
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
实际上,上三旗与下五旗只是相对于包衣佐领而言的,而与皇族和普通旗人无关。
皇室管家内务府三旗的包衣佐领,主要服务于宫廷。
下五旗亦设包衣佐领,皆为王府所属,各随其主之旗。
清顺治七年 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
他为了加强对八旗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
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 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 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
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
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镶黄旗又称头旗。
全国驻防
清顺治元年 1644年,清世祖顺治帝将首都从盛京迁到北京,本着居重驭轻的用兵原则,将八旗精锐半数驻于京城,是为禁旅。
同时亦不忽视对对广大地方的控制,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长期驻守,以控扼京师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是为驻防。
主要形成以下几条驻防线:运河驻防线 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 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 江宁、京口、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 杭州、福州、广州、此外还有京畿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及甘肃新疆驻防线等等——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者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
康熙末年 1722年,全国已设驻防将军11名,即西安、江宁、杭州、京口、福州、广州、荆州、右卫,以及盛京、吉林和黑龙江。
雍正朝添设2名:青州、宁夏。
乾隆朝对八旗驻防有较大调整,增绥远城、伊犁、成都共3名,裁撤京口、青州和右卫3名,总数为13名。
另有察哈尔都统,以及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于乌鲁木齐增设的一名都统。
这样一支不仅常驻于边疆,而且常驻于腹里内地的制度化的武装力量为历朝所未有,是满洲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
而它所监视、控制的主要对象则是绿营。
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