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接地气、有温度,“点单式”宣讲课“火出圈”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创新理论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明白、讲透彻、讲生动,2022年底,浦东新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人宣讲团成立。其中,“曹路故事”基层理论宣讲团成员——二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勇、曹路故事非遗项目区级非遗传承人朱国钦成功入选。
在华美新苑进行理论宣讲
2月19日,正值春困,在曹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华美新苑,一场由苏勇与朱国钦带来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让不少居民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神采奕奕,整场宣讲结束时还让人意犹未尽。
有趣有料,沉浸式学习
宣讲上半场,曹路故事非遗项目区级非遗传承人朱国钦用沪语生动地向大家讲述了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灌云县开山岛“孤岛夫妻哨”无悔守岛三十多年的感人事迹。
朱国钦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极具特色,将孤岛上的海风肆虐、海浪翻腾、渺无人烟的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更加体会到的英雄人物的艰辛不易。
由于在场听众有不少儿童,朱国钦老师在表演故事之余,也不忘和孩子们进行互动:“一海里等于多少公里,有人知道吗?”场下学习、听讲氛围热烈浓厚。
宣讲下半场,二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勇带领大家学习了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深体会朱国钦所述故事背后的理论内涵。
在华美新苑进行理论宣讲
苏勇教授的宣讲,层次分明、生动清晰,引用了许多典故,深入浅出地讲述着党的创新理论。当谈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苏勇教授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吃粽子时的一段典故。在场有小朋友发出共鸣,苏勇教授便让他来讲述这个故事。
“陈望道的妈妈给儿子送粽子,外加一碟红糖蘸着吃。后来她去取碗筷时,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就问他:‘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头也不抬地说:‘真甜。’母亲笑着说:‘你看看你蘸的是什么?’陈望道这才看到自己蘸的是墨汁。”孩子可爱的讲述惹得在场听众笑声一片,但陈望道一丝不苟的形象也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之中。
在讲述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苏勇教授问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有小朋友举起了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童声稚嫩,一字一句地道出回答,正确无误,赢得了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
在学习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理论时,苏勇教授结合热门话题聊起了岳飞和《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苏勇教授满怀激情地吟诵,充满了感染力,发人深省。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讲到《我的中国心》时,全场整齐的大合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热烈的歌声响彻全场,爱国的热情澎湃胸腔,余音久久萦绕不散。
“学院派”与“草根”碰撞出新的花火
“如何让百姓听得进、坐得住,悟得懂,最考验宣讲员的基本功。”曹路镇党委委员汤乃慧说。
早在2020年,为响应浦东新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曹路镇在原有“曹路故事”宣讲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传实践内涵,成立了“曹路故事”基层理论宣讲团。
宣讲团成员主要由本土故事家、院校老师、优秀党员、劳模等组成,通过市级非物质文化项目“曹路民间故事”,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讲述时代变迁,讲解时事热点,让理论政策通过脍炙人口的小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怎样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浦东新区给百人宣讲团成员选配了宣讲辅导材料、组织了集体备课、设计了个性化的教案等,且宣讲内容对表《中央宣讲提纲》。”汤乃慧介绍。
此外,从去年12月至今,曹路镇文明办、文化中心多次开展线上、线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故事党课集体备课,将理论与故事结合。奇妙的是,“学院派”与“草根”的碰撞,产生了新的花火,由苏勇与朱国钦组成的“苏朱于众”“男子天团”就此成立。
浦东新区万祥镇“点单式”邀请
2月14日,接受了浦东新区万祥镇“点单式”邀请,百人宣讲团成员苏勇与朱国钦代表新区在万祥镇兴隆居民区进行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收到了一致好评。
当天,有五十多年党龄,前国家化工部退休的老同志拿着《中国共产党简史》早早来到现场,与苏勇教授攀谈起来:“我们作为老党员,为国家服务了大半辈子,接受党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一定要来听的。”
“朱国钦老师用本地话讲了《海岛夫妻哨》《杨斯盛与海关大楼》的故事,苏勇教授引经据典讲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他们摒弃了单调的说教,让过去的事情鲜活起来了,赋予了党的创新理论更有说服力的诠释,很感动,这才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的打开方式。”听了整场宣讲的上海姑娘小浦认为,宣讲严肃、热烈,又不乏欢快、活泼,在愉快地氛围中沉浸式学习领悟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曹路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