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不恰当的爱,是一场双向的谋杀
2010年11月8日晚,加拿大多伦多地区发生了一起骇人的凶杀案件。三名歹徒闯入一个越南华裔中产之家,现场杀死了母亲,重伤了父亲。
而24岁的女儿则被绑在楼梯角,事后用手机报警。
这件凶杀案迅速引起了警方的重视,经过重重调查,真相令人不寒而栗——主谋竟是他们的女儿珍妮弗·潘。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乖巧听话的完美孩子,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弑亲杀手?
作者杰里米·格里马尔迪,在经过十个月的跟踪调查后,写下《别人家的孩子》一书,详细记录了此案从案发到庭审定罪的全过程。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相关人员的讲述,还原了珍妮弗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聪明、勤奋、顺从的女儿,一个出色的学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慢慢在窒息的家庭教育中走向毁灭:她的独立人格被父母杀死,最终也选择杀死父母。
这个家庭的悲剧,告诉千千万万的家长:不恰当的爱,是一场双向谋杀。
01
有条件的爱,是丧失人格的开始
《虎妈战歌》的作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应当成为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成为通向成功的一个途径。
珍妮弗的家庭教育模式完全与其相符。
她的爸爸潘汉辉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家长,永远端着架子,只要孩子表现不好,就会表现出极度失望的情绪;孩子有了一点成绩,他也不会给予太多夸奖,怕孩子骄傲自满。
她的母亲梁碧霞也并不是一位完全温柔的母亲,对孩子要求极高,如果达不到,就会对他们又哭又骂。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会觉得没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无法得到父母的爱。
珍妮弗作为家庭的长女,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
她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六岁开始学习花样滑冰,每天的生活被各种学习、训练塞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及社交的时间。
但珍妮弗天生听话又孝顺,从不向父母抱怨什么,甚至一直把父亲的期待当做人生目标。
严格的管理加上永无止境的练习,让童年时期的珍妮弗顺利成长为“别人家的孩子”,在各种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父母的骄傲。
长此以往,珍妮弗逐渐把自己的价值与父母的认可等同,失去了自我独立意识。
有位心理医生说过:“在童年时期,培养明晰的、独立于父母之外的自我意识是正常孩子应当和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把自己当成父母附属品的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寻求奖励。
目标的阈值会越来越高,直到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时候,他们就会心态失衡,开始贬低自己的人格。
珍妮弗就是这样的典型,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完全来自父母对她的看法,一旦有任务失败,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会因为无法接受现实而崩溃。
这样的事情就出现在珍妮弗八年级的颁奖典礼上,她在校是一个全优的学生,对学习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人人夸赞,却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奖项。
这个结果颠覆了她的认知:她已经竭尽全力,却没有完成父母的期待,她突然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心态也开始失衡。
丧失独立人格,是她后来撒下弥天大谎甚至谋害父母的起因。
02
过高的期待,是滋生谎言的摇篮
八年级的毕业典礼失利,彻底粉碎了珍妮弗的学习热情,并且再也没有恢复。
加之上了中学,青春期的叛逆开启,珍妮弗把原来用来苦读的时间用在了和好友煲电话粥上。
恰逢父母在为她弟弟的成绩焦头烂额,放松了管理。
多重因素叠加,九年级期中成绩放榜的时候,珍妮弗的成绩一落千丈,各科的平均分都掉到了75分左右。
面对这个结果,摆在珍妮弗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实交代,另一条是撒谎,蒙混过关。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父母只会训斥两句,再想办法提高。
但珍妮佛的家庭不同,她的父母对成绩格外重视,容不得半点沙子,一旦孩子拿不到A,就会责骂、惩罚甚至羞辱。
心里学家研究表明: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风险,比如谎言。
为了维持家庭现有的宁静,珍妮弗选择撒谎掩盖,她靠着小学的就成绩单、一点手工技巧和一台复印机,轻松造成了一张全A的中学成绩单,并且成功蒙混过关。
这让珍妮弗尝到了甜头,她发现只需要编一个谎言,就可以同时获得自由的生活与父母的夸赞,于是愈发大胆。
十二年级的时候,珍妮弗拿到了瑞尔森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只要顺利毕业进入大学,这些都将被掩盖。
但意外发生了,她的微积分挂科了,不仅被收回了通知书,甚至连中学都无法毕业。
眼看即将被戳穿苦心经营四年的好学生形象,珍妮弗无法承担后果,于是编造了一个更大的谎言——伪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一份奖学金证明。
自此,她开启了双面人生。
白天,她会在图书馆“炮制”笔记,或是私会男友、或是外出打工,晚上她又变成了优等生珍妮弗,绘声绘色向父母描述“大学生活”。
持续多年的谎言和欺骗侵蚀了她的理智,她开始慢慢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区别,甚至完全沉溺在自己编造的美好人生中。
她完全没有考虑过谎言败露的后果,以至于真的被戳穿后,做出了不可挽回的错事。
白岩松曾说过:“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生活在父母高期待下的孩子,心里永远有一根紧绷的弦,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03
严格的管控,是触发心理问题的利刃
过高的期待往往伴随着严格的管控。
珍妮弗生在一个恪守传统的家庭,父母明令禁止珍妮弗上学的时候交男友,同时也不允许珍妮弗打扮。
但这些规定都拦不住少女萌动的春心,因为长期缺爱,珍妮弗和一个愿意无条件爱她的男生——黄志光坠入了爱河,也就是这个男孩儿,彻底改变了珍妮弗的人生走向。
黄志光是个情场老手,也是一个拥有双面人生的人,他看似单纯,实际上连吸毒的买卖都敢参与。
珍妮弗后期伪造的四年大学生涯,黄志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其实在中学时间,他们的恋情就被发现过,并且被父母反对,但珍妮弗对这段感情十分执着,大概是和黄志光的相处,给了她情绪释放的出口。
实际上,在谎言后期,由于需要编造的内容越来越多,珍妮已经开始难以应付,甚至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而开始自残。
她生活中的种种怪异举动,最终被父亲潘汉辉发现端倪,从而戳破了谎言。
父亲不仅再次严格控制珍妮弗的生活,还强硬要求她必须和黄志光分手。
被关在家中的日子,珍妮弗的情绪阴郁到了极点,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不仅无法和爱人联系,还失去了亲人的信任和爱。
她想尽一切办法再次和黄志光获得联系,却发现他已经有了新的女友。
2010年的夏天,24岁的珍妮弗被家人孤立、被爱人抛弃,内心渐渐被复仇控制,冷血的弑亲计划占据了她的全部意念。
最终,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这起惊世骇俗的谋杀案。
如果在谎言被戳穿后,珍妮弗的父母能好好沟通,共同处理问题,后果也许不会这么残酷。
但恰好她的父母都是高控制型人格,从小打到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限制自由。
在发现女儿的荒诞后,直接失去了理智,不交流、不沟通,实施了密不透风的管控,这让珍妮弗的心理越发变态,也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04
父母沉溺于自以为是的爱中,是一场双向谋杀
事实上,直到谋杀的前一天,潘汉辉还觉得自己的家庭其乐融融,还在一腔情愿帮珍妮佛规划着美好的未来。
但珍妮佛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被仇恨填满。
我们时常看到平时老实沉默踏实的孩子犯下令人惊愕的恶行,将其简单的归结到反社会人格是不合理的。
说到底,是长期的压力,导致某一天情绪失控、彻底爆发。
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妮弗的故事无疑是一个警示。
在教育内卷的今天,我们在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同时,是否应该给孩子一点喘息的空间。
周国平说:不是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普通与平凡,而是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家长不甘于他们平凡。
父母以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接受程度也是有限的。
“狼性育儿文化”也许能为孩子谋得美好的生活,但同时也伴随着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有条件的爱、过高的期待和严格的管控,都是对孩子人格的谋杀,也会磨灭孩子对父母的爱。
正如电视剧《小舍得》中那句刺痛千万家长的话:“爸爸妈妈不爱我,爸爸妈妈爱得是满分的我。”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超负荷的期待,表达了错误的爱意。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希望每对父母,都能张弛有度、毫无保留地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