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刘淑芬无性无爱的婚姻,是谁毁了她的一生?
《无问西东》中有两个可怜人,一个是王敏佳,另一个是刘淑芬。
是刘淑芬毁了王敏佳,那是谁毁了刘淑芬呢?是许伯常吗?
刘淑芬省吃俭用供许伯常上了大学,许伯常在大学开了眼界变了心要悔婚,刘淑芬不惜以死相逼,许伯常被迫与刘淑芬结了婚。
如愿以偿的刘淑芬并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结婚后的许伯常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从的决心,用冷暴力对抗刘淑芬,两个人分床睡,许伯常在家里不与刘淑芬说一句话,水杯、碗都自己用自己的,虽然在同一间房子里,两个人的生活却泾渭分明。
许伯常冷漠的态度压得刘淑芬喘不过气来,她只能通过打闹宣泄自己的情绪,并试图用这种方式获得许伯常的回应和关注。
许伯常也许是个薄情寡义的男人,但是刘淑芬真的不嫁给许伯常就无路可走吗?
刘淑芬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当年许伯常悔婚,如果刘淑芬就此放手,正值青春的她再找一个条件相当的男人也不是难事。
可是刘淑芬钻了牛角尖,不甘心自己辛苦付出多年,却被许伯常弃糟糠如敝屣。她就是非许伯常不嫁,以死相逼,一场婚姻绑架两个人。
除了不甘心,刘淑芬还是爱许伯常的。正如她说“你以为我供你上大学,把饭留给你吃,是为了那三十斤粮票?”
两情相悦时,她的爱是许伯常救命的饭菜,是许伯常大学的学费;翻脸无情时,她的爱是许伯常厌烦的羁绊,是许伯常急于摆脱的负累。
刘淑芬委屈地说:当初是你说要跟我在一起,说一辈子对我好。许伯常怒吼:当初!当初!人不可以变吗?什么都可以变,人为什么不可以变吗?
许伯常的怒吼,也是他压抑人生的悲鸣。
为了让当初的情话成真,刘淑芬亲手打造了囚笼,把自己和许伯常都关进了囚笼,并强迫许伯常爱自己。
可是爱能强迫吗?刘淑芬注定失败。
压抑的生活让刘淑芬濒临在情绪崩溃的边缘,她每天只能靠洗衣服打发无聊的生活。
可是王敏佳的一封信让沉闷的生活再起波澜。
这封信中不明所以的指责、批判以及威胁,点燃了刘淑芬的怒火,也让她的情绪彻底失控。
她诬陷王敏佳勾引自己的丈夫,导致王敏佳被打成反动分子,在批判大会上,刘淑芬因不满意王敏佳桀骜不驯的态度,煽动众人情绪殴打王敏佳,最后导致王敏佳毁容。
刘淑芬真的认为王敏佳勾引许伯常吗?我不这么认为。
刘淑芬诬陷王敏佳,一是宣泄自己不被理解的,无处可诉说的情绪;二是她宁愿是别人勾引许伯常,导致许伯常对自己冷漠,也不愿承认许伯常真的不爱自己。
从刘淑芬看到王敏佳倒在血泊中一动不动地惊慌可以看出,刘淑芬并不想把王敏佳置于死地,她只是想教训王敏佳。
最后,刘淑芬走过自家门前,仿佛看到昔日那段她与许伯常琴瑟和鸣的时光,然后决绝地跳下水井,结束了她愤懑、不甘、压抑、苦闷的一生。
许伯常真的对刘淑芬没有一点感情了吗?
从刘淑芬跳井后许伯常的反应,许伯常叫着刘淑芬的名字飞奔过去,特别着急,大声呼救,伤心到不知所措。
许伯常并非对刘淑芬没有感情,他也许只是不甘心在刘淑芬的胁迫下进入婚姻,所以用冷暴力以示反抗。
刘淑芬和许伯常都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刘淑芬用婚姻绑住许伯常,许伯常用冷暴力惩罚刘淑芬。
到底是谁毁了刘淑芬的一生呢?刘淑芬的执念而已。
老话常说:强扭的瓜不甜。
在刘淑芬强迫许伯常娶自己的时候,她就应该想到以后的生活状态,说到底,刘淑芬是自食苦果。
刘淑芬的婚姻悲剧,让我想到生活中一个十分类似的案例。
我的表姑,我父亲的表姐,比我父亲大两岁。
当时表姑与表姑夫在村里订了婚,后来表姑夫去了当地法院工作,就想跟表姑退婚。表姑也是以死相逼,一次次上门去闹。当时我父亲还劝过她,说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赖着人家干啥。
表姑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谁劝也不听。终于表姑夫妥协,两人结婚了。婚后大概两年,表姑夫因为长期压抑,精神出了问题,得了被害妄想症和嫉妒妄想症。
从此,表姑的苦日子来了,要忍受表姑夫发病时的鸡飞狗跳,还要一个人摆个小食品摊,带着孩子勉强度日。
大概十年前,在亲戚的婚礼上见到了表姑,还不到五十岁的她满脸风霜,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想必多年来苦苦熬过的生活,早已经磨平了她当年的锐气和不甘。不知道这么多年,她是否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表姑和刘淑芬何其相似,年轻时不甘心被抛弃,死缠烂打,看似得偿所愿,其实用一生在为自己年轻时的执拗买单,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感情上的事,你情我愿才是水到渠成。否则,不管前期有多少沉没成本,及时抽身而去,避免更多的损失才是上策。
刘淑芬当时如果忍痛放手,另择一良配,便又是另一番人生。
如果真的不甘心,唯有努力提升自己,让离开你的人拭目以待,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而不是用不甘心,把两个人绑在不幸福的婚姻中。
婚姻中,永远别想绑架了对方,又让对方对你死心塌地。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不能让厌恶你的人爱上你,一个人的努力,成就不了两个人的婚姻。
我是阿澍,书评、影评、剧评人。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