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霹雳—-陆军三十一集团军
首先说明,下面这段话无关时政,来自世纪初军事论坛,军迷的探讨,几乎于文学,或者说就是幻想推理军事文学,比如《石油咽喉保卫战》之类。
“公元2007年初夏,蓄势已久的台海战争终于爆发,在美日英等列强联手参与下,继而演变成一场东亚大战,中华民族再一次被逼到了绝境——蘑菇云团冲天而起……”
类似的有好几个版本,本人并无苟同之意,权当用来作个引子。台海一旦爆发战事,不用多说,急先锋非空降兵与陆战队莫属。
不过,翻翻战史,空降兵善奇袭,碰硬要吃大亏;而海军陆战队当年区区数千人马,能开辟个把登陆场已算是“功德圆满”。所以,本人对一句俏皮话记忆犹新,奉为圭臬,那就是“大炮不能上刺刀”。
要定乾坤,还需重锤,陆军有一支劲旅名列前茅,那就是台海霹雳——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
说起三十一集团军,即使是对许多军迷朋友来说,也会觉得其名不扬。几轮裁军后,所剩的十几个集团军多为亮耀之师,或披金戴银,花团锦蔟;或声震九州,名扬万里。请问老弟:二万五千里可有你一寸脚印?八年苦熬可有你几许风霜?
说来也是,在这样的大哥跟前,小弟还真是姗姗来迟。
该部以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亮相之时,排行老末,当时华野已在编有11个纵队中,有9个都能充老大。
一、四、六纵队是粟大将的多年“亲兵”;二纵是新四军两淮“大佬”;三、八两纵是沂蒙下山猛虎;勃海十纵是阻击高手,屡担重任;“二哥”九纵更是锋芒毕露所向披靡;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
人常说时势造英雄,在我看来,一支劲旅的诞生亦是如此。
孟良崮战役后,山东战场的局势反而变得混沌起来。七月分兵,华野接连几战,莫不损兵折将,国军气焰嚣张一时。
接着就是副帅粟裕西征,华野头等主力几乎全部带走。是时,由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亲任司令的国军“胶东兵团”向胶东解放区压来,这就是所谓“九月攻势”。
胶东保卫战意义就不展开了,借用一本战史的话来说,“胶东地位举足轻重,是万万丢弃不得的”。当时的局势是严峻的,外有强敌压境,内有“三军不和”。说“三军不和”可能言过其词,但东线兵团有不一致的意见确实是存在的。
说来话长,罗荣桓率一一五师主力去了东北后,陈毅就成山东成了“寨主”。但新来的弟兄“水土不服”,“粱山泊”好汉济济一堂,也未高看其一眼。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华野主力外线出击后,原山东主力只剩九纵一支留守胶东;而胶济线南有二纵、七纵、独立师(即皮旅)、四纵十师,这些部队都是原新四军主力。
集中兵力谁都知道,于是,兵团司令许世友喊向我靠拢;而兵团政委潭震林喊向我靠拢。以后二、七纵诸城攻城失利,又打报告要求南下,毛泽东因此发电好言抚慰。虽然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但对许和尚来说,“扩军”已刻不容缓,这可说这支部队诞生的外因。
说来许世友与胶东真是有缘,许不仅是胶东大王,还做了胶东女婿。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成军。胶东军区刚把“老二”(九纵)送走,紧接着又一个六师就诞生了,这是胶东军区的第三个六师,由胶东军区特务团和滨北、东海军分区独立团组建;时隔不久,又以西海、北海各一个独立团,加上民主救国军总队组建一个新师,亦名曰六师,于是前者又改称五师。
五师六师的番号,还是八路时期的,最早本是“老大”(东野四纵)的番号。老大去了东北,但“故里”还是念念不忘,代代相袭,这在军制学意义上说,是很意思的事。
同年8月,滨海、北海、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又组建了七师,到了这时,胶东军区在山东各二级军区中实力是最强的。于是五师、六师、七师分别编为华野第十三纵队的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三十九师,这样又一支胶东子弟兵搭上了华野主力的“末班车”。正是许和尚经营有方,以后渤海纵队和鲁中南纵队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毛泽东曾说权威不是自封的。同理,“主力”也不是自封的,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胶东阻击战、胶河反击战、胶密追击战、莱阳攻坚战,这就是战史上所说的胶东保卫战,即胶东战役。此役十三纵虽还不能唱主角,但也是实实在在露了一下脸,在莱阳攻坚中,没有大风光也有小风光。
1947年12月4日黄昏,华野七纵向莱阳整编五十四师三十六旅一个加强团(加上杂牌约近万人)发起攻击。七纵就是以后的二十五军,因早早撤编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七纵岂是等闲之辈,七纵的十九师、二十师都是原新四军甲等旅,照此而论实力不会在一、四、六纵之下,这两个师今天依然在列就是明证。
9日,七纵突破城垣,两天激战未能拿下守军城隍庙的核心阵地。
12日,许世友调来十三纵三十七师。三十七师仓促上阵,也是被当头一棒。
13日,老蒋的八个旅援兵已从青岛向莱阳逼近。军委来电已明确指示,如无把握,应及早放弃。吃到嘴里的肥肉还能吐出来,想必此时许和尚肯定恼了。
纵队司令周志坚亲自带上一个炮连来到阵前,(周志坚,虽然不见得名声多响多亮,但是许的爱将确实不假,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中苏交恶,许向毛泽东要将,据说一要王近山,二要周志坚。)严令师团主官直接下营连督阵。接下来一顿乱炮,再接下来自然是红旗飞扬。
莱阳攻坚的胜利,意味着历时5个月的胶东保卫战圆满的画上了句号。是新四军老牌主力未拿下,硬是让一支新军得手了,话还不能这样说,功劳还是大家有份。
以后,十三纵和七纵还真有缘,接下在兖州又联手了干了一回。七纵四个团并肩突击,从南门率先突破。说时迟,那时快,间隔不过十几分钟,十三纵亦在老西门登上城墙。
到这时候,十三纵的强悍的战力在山东无人不晓,和“二哥”九纵一样,这是一支“喜爱吃肉”的部队,也就是说,这是一支长于攻坚的劲旅。
当然,十三纵真正能让三军刮目相看,肯定是济南战役。是役,若按粟裕的布署,主攻方向放在西线,这一是对手弱,西线的吴化文部本是杂牌,在我招降下,一直举棋不定;二是我军强,吴部的对手是华野外线出击,扫荡中原无敌手的三纵。
《亮剑》播出后,引来许多争议,但大凡是支称得上主力的部队,都想争强应该说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按作战计划山东兵团的头号主力九纵担当“助攻”,十三纵只是“预备队”的干活。后来,九纵把“助攻”当作“主攻”来打,效果出奇的好,但出发点还是不想“低头”罢了。
果然,此役东线兵团大放异彩。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荣获“济南第一团”,十三纵三十七师一O九团荣获“济南第二团”。真是“哥俩好”。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阵前周志坚是叫了板的,他要打破“许老头的偏心眼儿”。
战斗中,一O九团团长田世兴被狙击手一枪打飞眼球,出院后才知得了第二,于是大怒曰:为什么不是第一。多年后,直到当了大军区的副司令,对此还耿耿于怀。
是役,就歼敌数量而言,十三纵还略逊于十纵,且折一员大将(三十七师政委徐海珊阵亡),但十三纵队突击内城之神勇,堪与九纵“媲美”。从此无人再敢小觑这支新军。
淮海战役公认的打的最凶的当数碾庄。前指在电文中说,“歼黄百韬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如再以其余部队,其中只有两三个较能攻坚纵队。”可见此战用的都是“上马”,其中十三纵当仁不让。
不过,这一仗十三纵终究也没吃上肥肉。一般说来,攻坚伤亡大,但只要得手了,战果也大。19日,眼看要“分红”了,十三纵调离战场,21晚碾庄战斗结束,多少影响了十三纵的战果。
十三纵南下是有更大的使命,那就是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双堆集最后突击是华野参谋长陈世榘指挥,在重点突破的南集团中,除了中野劲旅六纵,华野的三纵、七纵、十三纵都要显一显身手。
对华野来说,再拿不下双堆集,那面子丢大了,精兵强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这时的十三纵队列入华野第一流主力已铁定无疑。
淮海战役结束后,全军大整编,华野十三纵改称三十一军。三十一军参加了解放战争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上海战役。以后,华东战事基本结束。浙江大陆的解放几乎是兵不血刃。虽然,六十一师在登步岛也碰了个钉子,但比起二十八军来,根本不算什么。
漳厦金战役,三十一军先打厦门,三下五除二,不过两天,歼敌两万七。几天后,二十八军攻打金门。
现在看来,以当时条件,谁上金门谁都得玩完。三十一军没打金门算是躲过一劫。至此,可以说,三十一集团军自成军以来,在所有的大战、恶战、硬战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完胜。
上个世纪60年代末,驻闽二十八军肩负重任,匆匆北上,于是金门成了该部永远的遗痛。
由于福建同为前线,很快又重建二十九军,福建还是有两个军。但二十九军是重建部队,从第一轮裁军来看,对重建部队的裁撤“毫不留情”。百万大裁军后,三十一军又有八十六师加盟,加上炮师、高炮师,当时几乎所有的集团军言必称八万。
90年代军报有一则报道,说的是驻闽某集团军数千侦察兵大练兵,据我所知,当年步兵团才一个侦察排,一个集团军何以有数千侦察兵呢?以后得知,该集团军还有一个特种大队,这样就好解释了。先前都以为特种大队直属大军区,可能也是代管。
接下来又是两轮裁军,既然要精兵,三十一集团军也不得不有所取舍,九十二师整编为旅,九十三师改武警。尽管如此,以两师一旅(步兵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的编制,在全军也是最有实力的集团军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十八军也不在话下。
因为这是一支真正前沿部署的集团军,所以它的一举一动倍受世人关注,网上对该集团军林林总总的说法很多,或真、或假、或官泄,或猜测,是耶,非耶,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来也巧,几轮裁军这么多老牌劲旅都纷纷下马,有几支“新军”却依然在列,除了三十一集团军,还有气冲斗牛的空降兵十五军和有“岭南雄狮”之美誉的四十二集团军。
十五军的前身是中野九纵,本是太行军区的“老三”,但在太岳的陈赓麾下,有四纵”压着”。九纵在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在淮海战役中“闪亮”了一下。
四十二军原是东野的五纵,那就更别提了,四野“大腕”比比皆是,难怪原本是准备集体转业的部队。
这三支部队就“出山”而言,本是在一个档次上的,要说当年最风头的还数华野的十三纵。正是这支劲旅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的重视,这是国防大学教授徐焰所著书中写的,应该是不虚的。
平心而论,三十一集团军在几轮裁军中毫发无损,确实是沾了点天时地利之光。但如果有人以为三十一集团军算不上“资深”,因此有所担心,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对行伍来说难道也不是如此吗?一定要红军部队,那还有几支呢。东野六纵十六师可算是解放军的祖宗,不过比攻坚可真比不过十七师,林彪对十七师器重可不是一般。还是这句话,“侯王将相宁有种乎”?
想当年,台湾军队也不过五十几万,但在澎湖、金门、马祖一度驻军达17万之众,金门马祖一直号称十万国军,这是卧榻之侧的一把利刃。粟裕将军曾煞费苦心地想在福建的大山的坑道里埋伏几个军,然后引敌军入瓮,聚而歼之。
时光不能倒流,但今非昔比。如今就算台军抵挡,只能说是一天还是两天……。如果美日胆敢犯台,那么,兵戎相见恐怕不只是在纸上谈兵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一集团军第一次“外战”也不是不可能的呢。
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面对波诡云谲太平洋,天必降大任。如果有一天,台海突然风雨大作,霹雳撼地,惊雷震天。那么,一定是陆军三十一集团军将士们的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