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怎么做成的,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本文目录
1.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酸奶的制作实验原理 3.家庭酸奶的制作方法 4.酸奶制作原理
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摘要
1 1、自制酸奶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大量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2 2、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发酵液的酸度逐渐下降,当pH值大致达到4.6左右的时候,牛奶中的酪蛋白就会缓慢地沉降下来,形成细腻的凝冻,整体溶液的黏度也会增加,就形成了我们喜爱的酸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20
酸奶的制作方法原理
1 1、自制酸奶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大量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2 2、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发酵液的酸度逐渐下降,当pH值大致达到4.6左右的时候,牛奶中的酪蛋白就会缓慢地沉降下来,形成细腻的凝冻,整体溶液的黏度也会增加,就形成了我们喜爱的酸奶。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酸奶的制作实验原理
很多人应该都会制作酸奶,但是你知道酸奶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酸奶是采用优质纯牛奶加入白糖均质,经过超高温灭菌后接入乳酸菌发酵后制作成的一种发酵型乳制品。酸奶形成原理: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 .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手工酸奶自己做
检测-过滤-升温加辅料-杀菌-冷却至42度-接种-发酵-冷却-后发酵-出售
1、检测:检测鲜牛奶到达时的温度、密度,并做煮沸试验
2、过滤:使用120目的滤网过滤
3、升温加辅料:当奶温升至65度时加入称量好的辅料(白糖和稳定剂)
4、杀菌:95度 5分钟
5、冷却:冷却至42度左右
6、接种:加直投菌种0.02%或发酵剂3%-5%
7、发酵:置于恒温42度的条件下发酵,使用直投菌种发酵时间一般大于4小时,使用发酵剂发酵时间一般2-3小时
8、发酵终点:当观察状态已成豆腐块状时,用煮沸消毒过的勺子取少量样品测pH值,pH在4.4-4.6之间,品尝酸度较柔和,凝块较结实,即达到发酵终点
9、冷却:发酵结束后,凝固型酸奶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搅拌型酸奶需快速冷却至常温,搅拌至无颗粒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10、后发酵:在2-6度的条件下后发酵12-24h即成酸奶。
做酸奶的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微波炉加热常常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用勺子搅拌一下再试温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被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还原奶(用奶粉还原成的牛奶)都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
什么人不宜喝酸奶
喝酸奶的好处很多,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和加强消化的功效,对缓解和预防便秘也有帮助,还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具有防癌作用,并且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对于高血脂的人来说,喝酸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手术后,急性、慢性病愈后的病人来说,喝酸奶能维持肠道正常菌丛平衡,调节肠道有益菌群到正常水平。
平时坚持喝酸奶能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酸奶适合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肠燥便秘之人食用;适宜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患者食用;适宜癌症患者,尤其是消化道癌症病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胃酸过多之人,则不宜多吃;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腹泻或其他肠道疾患的患者不适合喝酸奶。
家庭酸奶的制作方法
酸奶的制作方法如下
食材:纯牛奶750毫升、酸奶菌粉1袋、白砂糖30克、芒果1个、蓝莓果酱适量、坚果麦片适量。
1、首先将酸奶杯用开水烫过后倒扣沥干水分。
2、纯牛奶里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3、加入酸奶菌粉搅拌均匀。
4、混合好的牛奶倒入酸奶杯中。
5、酸奶杯放到面包机里,启动酸奶程序8小时,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就变成酸奶了。
6、在酸奶杯里放上芒果肉,混合坚果,蓝莓果酱。
7、酸奶的成品图。
酸奶制作原理
酸奶制作原理其实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大量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发酵液的酸度逐渐下降,当pH值大致达到4.6左右的时候,牛奶中的酪蛋白就会缓慢地沉降下来,形成细腻的凝冻,整体溶液的黏度也会增加,就形成了我们喜爱的酸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将奶降温并放置一段时间,形成凝固状的酸奶,当然也可以在发酵完成后添加果肉等其他配料。如果在发酵完成后再一次加热灭菌,就是常温酸奶。
酸奶发酵过程是乳酸菌吸收牛奶的营养成分,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生长、繁殖,分解牛奶中的物质。把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把乳糖变成乳酸,使牛奶中的PH值降低。达到一定酸度之后,牛奶中的酪蛋白就会发生絮凝,并将牛奶中的水包围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牛奶就变成了酸奶。
酸奶发酵是指常温下,酸奶机加热升温到42°后,持续保温6~7小时即可制成。我们常用的酸奶机等相关电器设备,都是功率控温,因为42°所需功率很低,所以温度是会受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变化,一般制作时建议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以上就是关于酸奶是怎么做成的 ,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的全部内容,以及酸奶是怎么做成的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