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灶的来历及习俗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祀灶日(天神曰祀,地祇曰祭,人鬼曰享),民间谓之“辞灶”。
祀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郑玄注:“天宗,谓日月星辰也。大割,大杀群牲割之也。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五祀:门、户、中霤(liù)、灶、行也。”腊祭为年终大祭,祭先祖、五祀,灶为五祀之一。又《礼记·礼器》:“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cuàn)字之误,或作灶。”郑注为是。《论语·八佾(yì)》:“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朱熹《论语集注》:“室西南隅为奥。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设主而祭于其所,然后迎尸而祭于奥,略如祭宗庙之仪。如祀灶,则设主于灶陉,祭毕,而更设馔于奥,以迎尸也。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居奥者为尊为神主,灶下执爨者实掌其饮食,故老妇祭的是烧火的灶,而不是奥,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guǐ)盛饭,以祀灶神,也有点因陋就简的意思。而且时间也与腊祭不同,《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郑玄注:“夏,阳气盛热,于效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灶中有火,夏日亦热,故于夏日祭灶。看来当时祀灶分为两种,一是官方祭祀,在腊月举行,包含在腊祭之中,一是民间祭祀,在夏天举行,由老妇单独祀灶。
至东汉阴识,始将民间祀灶改为腊日进行,《后汉书·阴识传》载:“(东汉)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自此之后,不见夏日祀灶的记载,官民两种祭祀合流。但当时腊日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南朝时腊八祀灶。至迟唐时,腊八已有浴佛之俗,腊日祀灶改为大寒后辰日。
祀灶
至宋代,腊八专为浴佛斋僧吃腊八粥,而祀灶则固定在腊月二十四这天,称“祭灶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二十四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灶王爷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简称“东厨司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二十四日,不以贫富,皆备糖食豆祭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南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和我们现在的祀灶已经没什么差别了。
明万历初,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土俗》记宛平县风俗:“祀灶: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民鬻以焚之灶前,谓为‘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宛许,为养马具。群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刊行于崇祯八年(1635),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记载:“廿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明代文人谢承举的《送神辞》中有诗句曰:“一年一度送神行,记得人间二十四。”明末清初山东济阳人张尔岐的《蒿庵闲话》成书于康熙九年,其卷一:“礼,夏祀灶,今以季冬。虽与古异,实本功令,乃云灶神于是月二十四日,上天言人功罪,设糕饧酒脯之属以送之,名曰辞灶。愚诬之甚,盖惑于晦日上天之説,遂误以祠为辞耳。”这说明明朝和清初祀灶仍在腊月二十四举行。
清乾隆二十三年刊印的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槽炒豆水盂。”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小年下。”从清中期开始,祀灶改为腊月二十三日。为什么会提前一天呢?《清史稿•卷八十四•吉礼三》称:“逮圣祖(康熙)釐祀典,再罢之(五祀),并停专祀。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这意思似乎是说,宫中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是从康熙开始的。但嘉庆时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则记载道:“(自顺治至康熙)无亲行祀灶之事。雍正间,始于十二月二十三日于坤宁宫祀神,并面南设天地神位,行九拜礼;东厨灶神,行三叩礼。乾隆后,皆遵行之。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也。……王、贝勒等有内廷差使应直宿者,十二月二十三日皆给假回家祭灶,以散秩大臣代直。”似是认为这一传统始于雍正,并在乾隆以后得到强化。成书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国朝宫史》卷六:“祀灶仪:每岁季冬二十三日,坤宁宫祀灶。宫殿监先期奏闻。至日,宫殿监率各该处首领太监等设供案、奉神牌、香烛、燎炉、拜褥各具、陈祭品三十三、黄羊一。届时,奏请皇帝诣佛前、神前、灶神前拈香行礼。礼毕,皇帝还宫。宫殿监奏请皇后行礼,亦如之。礼毕,皇后送燎回宫。”可以肯定雍、乾时确是腊月二十三于坤宁宫祀灶。乾隆即位前写有一首《祭灶》诗:“乡村腊廿四,家家祭灶王。城中二十三,比户灯烛张。”这里提到祀灶日期的城乡差别。刊刻于乾隆五十三年的《日下旧闻考》提到:“京师祀灶,仍沿旧俗,禁妇女主祭。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如刘侗(《帝京景物略》作者)所称也。”这里提到祀灶日期的南北差异。北方离政治中心较近,官场文化较为盛行,民间受官府的影响,逐渐把祀灶改在二十三日举行,南方离政治中心较远,因此更多地保留了二十四日祭灶的传统。乾隆年间江南士人洪亮吉曾写有一组《里中十二月词》(1791年作),诗注中说:“祀灶旧以廿四日,今则家计稍裕者,皆移廿三。”是说江南地区的家庭富裕者,会选择将祭灶日前移,在他们看来,腊月二十三祀灶是上流社会的民俗,得紧跟潮流。与此同时,驻防各地的八旗兵与皇室保持一致,在二十三日祭灶,军民之别渐显。民间遂有“官三民四”“军三民四”之类的说法。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老黄县民居,一进进家门,有东西两个灶台,灶神像贴在进家东面锅灶上方的墙上,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释名》:“灶,造也,造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是伙头军,后来职能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成了纪检监察干部,辞灶这天,就是他上天进行年终总结汇报的日子。灶王爷从“人间烟火主”到“天上耳目臣”的身份转变,在其他神祇中是很少见的。郑玄注《礼记·记法》:“(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说明至少到汉代,灶神已经具有侦查人民的过错并进行报告的职能。虽说“举头三尺有神灵”,不过神灵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地盘,轻易不能捞过界,而人一天要吃三顿饭,灶王爷是与人接触最频繁的神灵,用来监视也是最合适的。祀灶时,摆上灶糖、果品(多是枣、柿饼之类的甜品,让灶王爷吃了嘴甜多说好话),供养上馉儿(老黄县俗语,“上马馉儿下面面”)、黍米糕(既取其黏,又有“年年高”的美好喻意),烧香磕头,把旧灶神祃揭下来,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竹篾扎成的纸马上焚烧,就算送灶王爷上天了。同时还要烧一些切成寸段的谷草(黄县话称为“秆头”)和豆类,这是给灶王爷喂牲口的草料。
关东糖
黄县大糖
糖瓜
灶糖是辞灶这天最有特色的食品,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抽为长条型的糖棍(或作中空管状,黄县中心泊生产的“黄县大糖”为扁长形)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北方天气寒冷,灶糖放在外面,冻得很硬实,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待入口化开,却是无比黏牙。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一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又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以灶糖黏嘴和以酒糟醉之,都是为了不让灶王爷乱打小报告。辞灶那天,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张新的灶王像,除夕晚上燃香请神,贴在原处,叫做“接灶”。故俗语又说,“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到了初一,新的一年就又开始了。
二十三到除夕这几天,灶王爷上了天,家里没有了监控,老百姓认为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有类“老师不在家,学生上屋笆”),民间多赶在此时嫁娶,称为“赶乱岁”(黄县话有句俗语叫“赶乱时慌儿”,可能就出自此,意为忙中添乱)。这几天,也是要账的高潮,按老规矩,欠租、负债的人到了年底必须清偿债务,对穷人来说,过年像过关一样,所以称为“年关”(是不是想起了杨白劳?)。没钱还债的只好躲出去,称作“躲年关”,年三十贴了对子后再回家,旧俗有“年三十儿贴花门”之后外人便不可进家要账的规矩,给穷人点活路,所以称“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
黄县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女拜月男祭灶,这是从阴阳五行方面说的。还有一种说法,古时讲究“男女之大防”,男人拜嫦娥,女人祀灶君,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虽说“过儿冬,年烘烘”,但真正热闹起来得是在辞灶之后,就像进入倒计时一样,“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猪头;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辞灶之后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所以黄县话又称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意思就是拉开过大年的序幕。
顺便补充一下,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不同,所谓的“小年”也各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是过小年,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小年指的是腊月二十九日。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则是正月十六是小年,还有的地方除夕是小年……怎一个“乱”字了得。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