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死亡的《入殓师》,为什么能让观众轻松又感动,还能励志?
来自日本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入殓师》,故事并非像TVB职业剧那样,特地塑造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利用角色魅力去让观众憧憬某个职业,而是从一个外行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一个新人入殓师的入职故事。
这很聪明,因为观众可以跟随男主角的感受而感受。
入殓师可不像医生、飞行员、空姐、警察等日常能接触到的职业,而且,是东方习俗中比较忌讳的职业,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是陌生的,所以跟随一个同为门外汉的角色,情感共鸣才能够由内而外的有感而发。
相信去年的口碑韩剧《遗物整理师》和《逃兵追缉令》都学到一二。
《入殓师》表达得更多的是,不仅能让观众理解入殓师这个职业,而且能让许多成年人感同身受。
主角小林并非一开始就立志要当入殓师,影片用闪回的方式,交代了他原先的工作,大提琴手。
然而艺术这碗饭真不是那么好吃的,很容易就要么就吃太饱,要么就吃不饱。
小林就是属于吃不饱的那种。
家里还有一个妻子要养活,他不得不另谋高就,去找一份能赚多点钱的职业。
这是多少人都曾经历过的事。
却还不是最心酸的。
当看着小林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自己是一个没天赋的大提琴手,那才是最悲伤的。
每个人都有爱好和梦想吧,被迫放弃其实不算啥,最痛苦的是承认自己其实不是那方面的人才。
放弃自己的梦想,去做不喜欢的工作。
有了和小林类似的感受,就更能理解他是有多难了。
更何况他的新工作是入殓师。
是一份要处理逝者遗体的工作。
角色往往是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
《入殓师》对小林的塑造是成功的,角色的转变非常合理,能够让人信服,这样观众代入进去,才能够有情感上的共鸣。
怎么个合理法呢?
首先,角色有着转变的内因和外因。
外因是经济问题,小林必须硬着头皮去做入殓师;
内应是小林虽然音乐天赋不咋地,但却是一个悟性很高的小伙子。
然后再看看他成长转变的过程。
一开始,他是见到尸体都要吐。
重要的转折出现在中枢角色老板佐佐木生荣身上,他被客户无理大骂之后,没有丝毫怨气,只是像往常一样,帮助逝者擦身,换衣,化妆,一丝不苟地进行入殓仪式。
原本冷冰冰的身体,最后容光焕发之时,这感动了客户,也感动了小林。
然后还是佐佐木生荣。
面对小林的请辞,他倾诉了5年前选择入行做入殓师的原因,并请他吃烤河豚。
“好吃得让人为难。”
悟性高的小林很快就明白了老板所说的话。
所有的生灵都在努力生存,人如此,河豚如此,植物也如此。
为了生存,生物就得做点什么事。
但死亡不可避免。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比如当入殓师这个事业,“好吃得让人为难。”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入殓仪式,小林发现了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他做了遵从内心的选择,为此,他就必须能够顶住压力,逆流而上。
一个人无惧世俗眼光勇敢向前,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换个角度看,《入殓师》可以是一部励志片。
不过导演泷田洋二郎所着重的还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主题,巧妙的是,他没有把整体氛围搞得太感伤,结合男主角本木雅弘的个人风格,他加入了喜剧元素,这是电影能够容易被更多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在看过《入殓师》之后,相信不少观众都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
生离死别,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而对于入殓师来说,这却是家常便饭。
他们是有着比常人更大的勇气吗?
不一定。
因为面对死亡,真正需要抵挡的不是恐惧,而是来自离别的痛苦。
出于本能,对死亡的恐惧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达到伟人的思想境界。
《入殓师》也并不是要鼓励观众“向死而生”,而是通过日本殡仪文化,传达一种淡然的生死观。
任何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待事物。
死亡是人类的必经之路,入殓师只是站在这条路的终点。
他们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给逝者送上体面的最后一程,一种使命感、自豪感可以取代本能的恐惧。
他们只需要更强大的内心,去化解离别之痛罢了。
看完《入殓师》,不需要知道这片为什么能赢奥斯卡,只要能从入殓师的角度理解死亡,直面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那已经是值回票价,没有白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