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之死:自杀、他杀还是疾病?清朝最大的谜团之一揭秘!
在您享受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善意地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您与其他读者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为您带来更加丰富的参与体验。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在清朝晚期,宫廷内部的权力结构复杂而微妙。虽然乍看之下西宫的慈禧太后似乎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成为了宫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但实际上,东宫的慈安太后才是幕后的决策力量。在两位太后共同参与国政决策的背后,尽管慈禧太后表面上拥有无限荣光,真正做出关键性决策并定夺大方向的,却往往是慈安太后。这种情况下,慈安太后展现了一种隐秘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宫中真正的权力核心。
咱们先聊聊这个被历史忽略的狠人慈安。慈安呢是广西柳州人,父亲是广西右江道钮祜禄穆场阿,属于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可是个大姓皇后专业户,在他之前啊,钮祜禄氏家族已经出过5个皇后了。
在咸丰二年二月,钮祜禄氏参加选秀,一入宫就在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了,倒不是因为她有多漂亮啊,而是家族显赫,再加上呢,人家自带豪门气质,立马被咸丰封为了贞嫔。三个月以后,钮祜禄氏又被破格越级封为贞贵妃。
各位,您要知道啊,在后宫有些人熬一辈子也就熬到妃位。可没想到人家贵妃的位份也只是过渡了一个月,在咸丰二年六月,钮祜禄氏就直接被立为皇后了。好家伙,一个16岁的小姑娘,从入宫到坐上后宫之主的宝座,仅仅用了四个月,这波升职速度着实让人蒙圈啊。
同时和钮祜禄氏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一起入宫的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叶赫那拉氏比钮祜氏大两岁,人长得清新脱俗,眉眼间呢透着股机灵劲儿。但是他家世一般,满洲镶黄旗,父亲惠征也只是个中下级的小文员,所以叶赫那拉氏就被封为了懿贵人,然后她处心积虑的从贵人到贵妃,花了整整四年多的时间,还是在她生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母凭子贵的情况下。所以单就从晋升之路就看出来,两人还是尊卑有别,更重要的是啊,这咸丰对于这个无孕无子皇后非常敬重。
那就得说人家钮祜禄氏管理后宫确实有手腕。钮祜禄氏呢,为人聪慧,她从不屑于和其他嫔妃争宠,反而常常斡旋于皇帝和嫔妃之解决矛盾,消除隔阂。这样呢,既避免了一枝独秀,使嫔妃之间可以相互牵制,又能赢得大家的尊重。所以钮祜禄氏那可真不是傻白甜,没点心计,这皇后的岗位那还真干不了。
1861年8月22日,清朝的咸丰帝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因病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咸丰帝采取了与顺治帝相似的做法,决定设立顾命大臣来辅助处理国政,一共选定了八位大臣担此重任。同时,他还指定了皇后和懿贵妃共同参与辅政,为了确保决策的有效性,他将两枚印章分别交给了皇后和即将继位的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规定所有顾命大臣的提议必须得到这两枚印章的同时认可才能执行。这一做法看似在顺治帝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增加了一层保障。咸丰帝逝世后,年幼的载淳即位,开启了同治年间。
同治呢,就表示两宫太后和朝臣共同治理国家的意思。东太后钮祜氏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西太后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至此,慈安、慈禧这两人才终于坐在了一个帘子后边,垂帘听政。但慈安的地位啊,始终压着慈禧一筹,人家是正宫太后,手里有印章呢。没过多久,八大宫命大臣就开始作妖,反对后宫干政,拒绝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此时,慈禧内心深处的政治野心已经被激活,她不可能挥一挥衣袖离开这个政治舞台。
因此,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携手策划了一场精心的政变,成功地移除了八位阻碍者。从表面上看,这场政变似乎完全是慈禧太后和奕訢的巧妙布局,但关键在于,如果没有得到慈安太后的默许,奕訢是不会轻易地服从慈禧太后的。毕竟在宫中的权力结构里,真正的决策者才是能指挥臣下的关键。奕訢深知,慈禧太后若是在慈安太后面前过于咄咄逼人,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在两位太后共治的时期,慈安太后曾经提升并依赖了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重要的汉族官员,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为同治时期的中兴之举作出了显著贡献。
但是好景不长,这慈禧和慈安这对姐妹花啊,表面上看起来相亲相爱,其实呢,两人就是塑料姐妹情,背地里啊较着劲儿呢。先说说诛杀小安子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从事8年久在宫闱的安德海啊,想出宫去旅游,并且呢,借机敛点钱财,然后他就再三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给这个同治皇帝置办龙袍和一些大婚的物品,结果这慈禧啊,还真就同意了。
其实呢,这是触犯了大清祖制的大忌,因为太监的级别不能超过四品,而且不允许出京。可慈禧呢,一方面认为没人敢动他的人,另外一方面呢,他也嘱咐小安子要低调点儿,但是这安德海在京城早就狐假虎威惯了,一出京啊就更得瑟了,这一路上是高调招摇,还干了不少坏事儿。路过山东的时候呢,这山东巡抚丁宝珍可没惯着他,三下五除二把安德海给摁下了,然后向朝廷请旨,怎么处理?好巧不巧,这奏折就到了慈安手里。慈安早就看安德海不顺眼了,都没犹豫啊,就直接下令一个字儿斩。
不得不说,慈安还真是杀伐果断。后来慈禧得知后,气的是敢怒不敢言,那还得拍手叫好呢,杀的好,杀的对,得赶紧表明自己立场呀,唯有纵容下人违法乱纪属实,挺憋屈。这第二件事儿呢,就是同治选皇后,咱们都知道同治的生母是慈禧,但是慈禧性格一向是比较专横跋扈,再加上他对同治的管理非常严格,就引得同治呢比较反感,而作为嫡母的慈安一直对同治视如己出,宠爱有加,所以同治就更愿意亲近慈安。
随着同治帝年满17岁,他的婚事开始被提上日程。在选定未来皇后的过程中,两位太后各自有了心仪的候选人。慈禧太后偏爱的是富察凤秀之女,她出身于满洲正黄旗,以其端庄美丽、机智聪明而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慈禧在她身上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因此非常认同。另一方面,慈安太后则看好了蒙古状元崇奇之女阿鲁特氏,她不仅气质非凡,而且学识渊博,体现了内外兼备的品质。更为关键的是,阿鲁特氏与慈安太后间有着亲戚关系,这自然也是慈安太后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两位太后的不同选择,最终的决定权落在了同治帝手中。考虑到可能并不愿意在身边时刻被提醒到慈禧太后的存在,同治帝最终没有按照慈禧太后的愿望行事,而是选择了慈安太后推荐的阿鲁特氏作为自己的皇后。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慈禧太后心中无疑是感到一阵阵寒意的。面对自己亲生子嗣与他人形成了明显的对立,这种情绪的不适难以言表。然而,她并不敢直接与慈安太后正面冲突,只能偶尔将情绪发泄在儿媳阿鲁特氏身上。在宫中的权力斗争中,无论是处理国家大事还是后宫琐事,慈禧似乎总是处于慈安的压制之下。尽管慈禧内心急切地想要扭转局面,但她始终未能在权力的较量中胜过慈安。与此同时,慈禧倾向于在政治舞台上积极亮相,而慈安则更喜欢在幕后发挥影响力,操控大局。
慈禧太后对于奢侈生活的偏爱是众所周知的,而慈安太后则偏好简朴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让很多人误解慈安,认为她是一位在慈禧面前软弱无能、频繁遭受欺凌的人物。然而,实际上只有慈安自己清楚,她选择不与慈禧正面冲突,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智慧。通过这种方式,慈安在朝臣和民众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幕后操作者。正是这位能够在背后默默掌控局势、并成功制衡慈禧长达二十年的女性,却在光绪七年(1881年)意外去世,时年仅45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猜想。
慈安太后的突然去世可以说震惊朝野,满朝文物都奇怪,说怎么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死了呢?而且从发病到去世也只有两天时间,那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呢?紫禁城内疑人重重,但人们都认为啊,这慈安的死肯定和慈禧脱不了关系。虽然慈禧早就称病卧床,制造了不在场证据,但是,慈安去世,最大的受益人慈禧就变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而慈禧有理由也有手段向慈安痛下杀手。难道说。他真的是慈禧所为,不然慈安又是怎么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