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之国名字来历简介(“天府之国”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成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距今2300多年的历史,城名未改,城址未移。“天府之国”的美誉显示着成都的富饶繁华,其别名也留存史册,这些别名是怎么来的呢?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太平寰宇记》记载:“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相传在战国时期筑城时,城墙屡筑屡崩,建立不起来。忽然有一个大神龟从江中爬出,周行旋走。巫卜说按照神龟行走的路线修筑,城才能建立。于是就顺着神龟的足迹筑起了城。城墙修得既坚固又结实,从外形看像一只缩头的乌龟,所以就称为龟化城。成都自古以来都是纺织业中心,锦绣(蜀绣)闻名于世,江水因洗涤布匹而鲜明,被称之为锦江,而掌管纺织业的锦官城处其南,成都也被称为锦城。五代后蜀孟昶继位,于城便种芙蓉,“芙蓉城”因此而得名,也是成都简称蓉的由来。
清 李玉宣《重修成都县志》
成都城是蜀王开明修建的,是否有城垣,史书缺记载。公元前311年,秦张仪、张若依据蜀国旧址,仿照咸阳之形,围城十二里,筑大城、小城两部分。大城又称太城,太城位于东侧,是为军事政治中心,小城又称少城,位于西侧,乃经济、市集之所在。其间相距甚近,互为保障依托。因建城取土,城北十里之地形成一处巨大洼地,积水成池,呼曰“万岁池”。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时任蜀郡太守的李冰,开郫江(相当今柏条河)和检江(相当今走马河)。两条江宽水深的河流经城南而通大河,是水路交通起点,乘船而下,直抵今苏杭地区。两江之间有七桥,其中最著名的是万里桥(今南门大桥)。
西汉时期,都城十八门,盛名少城西门一宣明门。据传,张仪依龟迹始筑城,地势稍偏,因而筑门楼定南北,史称张仪楼,又名白菟楼。唐代大诗人岑参名篇《登张仪楼》诗描绘道:“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可窥见城楼之坚固,久经风霜仍未然矗立。
清宣统元年 1909年《最新成都街市图》
东晋时期,桓温灭李氏“成汉”,焚毁少城。时至隋朝,当时的蜀王杨秀基于少城向西、向南扩建,史称“通广十里”。唐太宗时,分成都而设两县,一曰成都县,位于西北,一曰蜀县,位于东南,肃宗时改为华阳县。此时的成都城,虽历经多次修缮扩建,其基本与秦时无几。到了唐末时期,城垣颓溃,时任西川节度使高骈组织修缮,城周到11公里,墙高8米有余,城门十道,史称为罗城,又称为太玄城。罗城的本义,就是包罗、扩大的城池,其面积较之旧时扩大6倍,达到7.3平方米,改变了大城包小城之格局,第一次成都四面有了完整的护城河。罗城的名称不算显赫,其整体城市布局却在后世屡次修缮中得以留存,一直到近代。
1909年4月 蜀藩王蜀王府的遗迹,人称老皇城
成都位处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地处要塞之地,是中原进入西南的重要通道,一直以来都是西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军事要地,还是重要的农业生产之地,号称“天府之国”。
说起“天府之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四川,李冰郡守开江设都江堰,水旱灾害得以极大缓解,农田得到有效开发灌溉,渐渐的成为富饶之地。但极少人知道“天府之国”真正的由来。
早在《周礼》中便有记载“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此为“天府”官职之责,不难得出,该官职所掌管的皆为国之珍宝,而后在《战国策·秦策》中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过这样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故而后世引喻富饶之地谓之“天府”。最早出现“天府之国”记载是在张良论定中原:“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由此可见,最初”天府之国“指代的乃是中原地区,而李冰之后的蜀地,水得治而土得养,渐为富庶之地。
1917年,成都北门的城楼大安门
到了汉代,据史料记载,户至“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换算为人数大约40余万,是当时仅次于都城长安的城市,因此成为了著名的大城市,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诸葛亮在《隆中对》有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足可见成都之优渥。而在《华阳国志》中记载:“蜀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至此,“天府之国”成为成都的代名词,直至今日。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西汉蜀守文翁建立学府之后,成都一直是西南教育中心,一批史上著名学者,古有司马相如,现代有郭沫若先生,均有在成都深造,而著名诗人杜甫、陆游等久居于蜀地,成就了众多千古诗篇。
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优渥的城市,其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他们用汗水浇灌土地,用双手精心耕耘,才使得蜀地沃野千里,富饶而繁华。也印证了“天府之国”之美誉。
富饶的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