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从神坛跌落民间的消夏神器
#头条创作挑战赛#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室外早已进入“烧烤模式”,烤的你我一众人等乱了方寸。幸好还有空调电扇的加持,方便肉身凡胎之人闭关纳凉,真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吃着冰镇西瓜追着剧,那更是“别样一番滋味在心头”。
话说最近又迷恋上了TVB版的《天龙八部》,知食分子作为一个妥妥的吃瓜群众,边吃瓜边重温年少时那英雄豪侠梦。正看到虚竹和那梦姑在西夏王宫储冰室里好一顿缠绵,自此破了修行之身。不过也该他造化不浅,不仅没有被如来神掌轰出三界之外,反而得到天山童姥点拨,竟利用冰练就了生死符的法门,之后又在这寒气逼人的冰窟窿里习得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两套神功。床上的小动作和绝世的大动作相得益彰,看的我内心火急火燎的,赶紧吃块冰镇西瓜压压火。
奈何自己无心吃瓜却有心整活,电视剧中虚竹身处的可是西夏王宫的储冰室,从原著里推测,当时外面应该正是大夏天呀。嚯,这还了得,合着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人家食肉糜的那群人坐拥着巨额的“冰财富”,随时享受着吃冰的自由,这滋润的生活简直赛过活神仙。
冰,如今普通到根本引起不了人们太多注意的东西,在漫长的古代(直到解放初期)都是夏季很奢侈的物品,正因如此,古人创造了一个颇具风雅的活动——尝冰,由此又产生了关于采冰、储冰、分冰等和“夏冰”有关的有趣事情,今天知食分子就来略说一二,看看古人是怎么吃冰度夏的。
能吃到“夏冰”绝对是古代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夏冰”的食用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那会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建立了最早的冰窖,而且还给它起了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发凉的名字——凌阴。
古代凌阴遗址
关于凌阴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豳(bīn)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入凌阴。”二之日为夏历的十二月,三之日为夏历的一月。也就是说在十二月凿冰,于一月之时放入凌阴之中。
虽然冬天采冰容易,但是在先秦时期对于凌阴中藏冰的来源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必须到人迹罕至的山谷中采不见天日的极寒之冰。《左传》中载“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于是乎取之”,也就是说必须到深山老林中去采,当时人们认为那地方的冰不见天日,保存时间长。
为了更好的管理采冰、储冰事务,当时设立了凌人一职。《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由此可见,凌人也是一个不小的官职,直接管理将近一百人。
之后的历朝历代,凌阴制度一直被延续下来。曹魏时期,和铜雀台并称“三台”的还有金虎台和冰井台,其中的冰井台就是为藏冰而修建的凌阴。《水经注》载“北曰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从文献中可以得知,冰井台深度将近50米,里面是145间储存冰的房间,在当时那个生产力水平下,要挖这样一座冰窖是相当困难的,即便是这样统治者仍不惜民力积极营建,足以见得夏冰的重要性。
唐朝储冰、用冰制度有了质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用冰现象。
首先就是唐朝允许有少量私人冰室,只不过这个私人冰室都是达官贵人所有。唐《开元天宝遗事》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即使到了伏天,杨氏子弟却能拥有“冰山”,足见杨氏一门的骄奢。
其次是唐时民间已有商人出售冰块,但是冰块价格居高不下,不是寻常百姓可经常享有的。《云仙杂记》中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唐诗中所提及的“碧碗敲冰分蔗浆”就是唐代民间用冰制作的冷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唐末由于火药的制造开采出了大量的硝石,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可以吸热,将硝石用来制冰。至此,中国古代冰的来源从自然界采冰向人工制冰过渡。
宋元以降,商品经济愈加发达,夏季尝冰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至迟在北宋末期,冷食在当时的都城开封地区已经流行了。《东京梦华录》载“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膘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这里的绝冷就是冰冻食品,可见北宋时期“夏冰”已不再是王公贵族们的专属。
到了南宋时期与卖冰有关的行业逐渐成熟,冰从天潢贵胄所用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冷饮成为此后当时人们度暑消夏的必备物品。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载都城临安的百姓避暑的食物,提到“白醪凉水,冰雪爽口之物”,市面上的“续命神水”更是有“甘豆汤”“椰子酒”“荔枝膏水”“梅花酒”等。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凌阴数量剧增,反映了当时与日俱增的用冰需求。与明代纯“官窖”不同,清代除了国家所有的凌阴外,当时还有府第冰窖、商民冰窖。这些府第冰窖中还出现了六座专为王府修建的府窖:恭王府窖、豫王府窖、礼王府窖、庆王府窖、肃王府窖、浚王府窖。府窖是专为战功显著的满清王侯而设的,为皇帝所敕建,由各王府自行管理,它所储藏的窖冰不能流向市场,只可满清贵族自给自足。
在“官窖”中,属雪池冰窖和紫禁城内御膳房旁的冰窖最为重要,它们都是皇家御用,专供宫廷内部日常用冰。每逢酷暑,掌冰人便将窖内成块的冰凿碎,送往各宫备用。冰块可与水果、饮料等一同混合,制成“冰碗子”之类的甜食小吃,也可用盆盛放,静置在宫殿中以降低室内气温。如今雪池冰窖已经成为文物被保护起来,而御膳房旁的冰窖就是现在故宫里网红的冰窖餐厅。
冰窖餐厅内饰
没想到吧,凭票供应不是计划经济独创,早在明清之际就有这种范式,只不过由于“然年久弊生,虽有此票而给冰绝少,殆不能供一人之需……”“官冰”并不能给朝廷官员们带来实质福利,因此这种“各部、院、官学皆有之”的颁赏便逐渐停留于形式了。
由于“凭票领冰”制度存在弊端,于是便有游散小贩将各衙门官员手中的冰票购集存攒,先将能领到的冰块数量化零为整,再私下贿赂冰窖管理者,以求能凭囤积的冰票定期从官窖中取冰,并转手售卖。
当官窖中的藏冰开始批量式流向市场,不仅参与倒卖的商贩因此获利,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也可以在夏日享受清凉的冰饮了,“黄鹂紫燕全无影,三月街头早卖冰 …… 冰盏丁东响满街,玫瑰香露浸酸梅”。再者,由于清政府正处在内忧外困之中,无暇顾及冰窖的管理,官办民营成为了晚清北京冰窖的发展趋势。
进入民国后,原有的几处官用冰窖全被私人承包购买,北平的各街巷、护城河附近还陆续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民用冰窖。天然冰的采集、运输、储存、售卖已成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运营程序,从事这些工作的行业就被称为“冰窖业”。
民国时期采冰
北京城各大餐饮商每年都靠批发大量冰块来维持食货的新鲜程度,而且需要提前到冰窖预定:“各大饭庄、馆和肉铺都在前一年批冰,先期交款,按照批冰当年市价,明年取冰时价钱涨落不受影响。”窖冰还可以零售,街头流动小贩常把采买来的冰块带到集市上,把它们连同酸梅汤、雪花酪等消夏饮品一同贩卖,深受人们的欢迎。
“夏冰”在中国古代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不仅为消暑避夏之用,更为颁冰、祭祀、丧葬等国家礼仪提供保障。从先秦时期凌阴的修筑,到唐末人工制造冰块的手段出现,唐以后私人冰窖的数量的变多,冰的使用方式也愈加多样。南宋时期卖冰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冷饮流行于都城临安的酒肆间,明清时期刨冰等冷饮成为平民百姓夏天的饮食。民国时期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夏冰”一步步从神坛跌落到民间。
如今,尝冰早已不是奢侈之事,而且现在的续命神水也多种多样,炎炎夏日捧着一款适合自己体质的小饮料,是否会想到千年之前的老祖宗们也同样是尝冰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