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有《我的前半生》,为什么不愿写《我的后半生》?
溥仪作为历史上的“康德皇帝”,曾建立了一座中西合璧、不伦不类的“帝宫”,并在那里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出卖祖国河山和财富的《日满议定书》。
然而,经过改造后的溥仪,成为了新社会的一名公民,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爱情中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分为深宫中生活的“前半生”和成为普通公民的“后半生”。
前半生的溥仪是专横的,尤其婚姻生活演绎了数段悲剧。
末代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明贤贵妃谭玉龄以及福贵人李玉琴都成为了皇帝溥仪婚姻中的牺牲品。
1 . 末代皇帝前半生的婚姻悲剧
看看皇帝溥仪对这几段婚姻中主人公 是怎样描述的:
对于婉容:
“长时期受着冷淡的婉容,她的经历也许是现代新中国的青年最不能理解的。她如果不是在一出生时就被决定了命运,也是从一结婚就被安排好了下场。我后来时常想到,她如果在天津时能像文绣那样和我离了婚,很可能不会有那样的结局。”
对于文绣:
“文绣从小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不到十四岁,开始了“宫妃”生活,因此“君权”和“夫权”的观念很深。她在那种环境中敢于提出离婚,不能说这不是需要双重勇敢的行为。
对于谭玉龄:
“一九三七年,我为了表示对婉容的惩罚,也为了有个必不可少的摆设,我另选了一名牺牲品谭玉龄,她是北京一个亲戚的介绍,成了我的新“贵人”。
对于李玉琴:
“我对不起她!她原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品行挺好的,十五岁嫁了我住进长春的宫里,因为和我在一起的关系,她也沾上了不少坏习气:任性啊,骄横啊,……不过,现在又变好了,真的变好了。”
改造后的皇帝溥仪对曾经的皇后、皇妃作了一个客观的叙述,从心里认识到每段婚姻的悲剧。
2 . 溥仪为什么不愿自己动笔写下《后半生》
溥仪以悔恨的心情写下了《我的前半生》,可却不愿意自己动笔写下《后半生》,他是这样说的:“我的后半生不能用笔写了,而要用实际行动写。它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为人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溥仪确实一直在用行动描述着自己为之感动的《后半生》,她不仅在生活中、工作中努力的在写,在婚姻中也写出了崭新爱情。
作为一个曾经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皇帝溥仪,被改造特赦后,在婚姻问题上,受到了亲属、同事以及领导的关心,大家都希望他能尽快地成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大家先后曾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女朋友,可是他总觉得不满意,他常对别人说:“主席告诉我要慎重,找不到理想的对象我就不结婚了。
原来,在1961年毛主席请溥仪吃饭时,曾关心地提到他婚姻的问题:让他要找一个合适的,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这是后半生的事,要成立一个家。
溥仪在后半生中,懂得了去体验、去寻觅理想的对象,但你问他理想的是什么样时,他也没能说清楚,但对于不理想的,他的反应是很快拒绝。
3 . 溥仪在后半生懂得了什么叫爱情
1960年,溥仪特赦回京不久,末代皇后婉容的一位亲戚听说溥仪回来了,非常高兴,立即请他去家中吃饭,老太太烧了味道鲜美的菜招待他。溥仪并没有带着皇帝应有的那种威严,而是嘻嘻哈哈,谈笑风生,不时的开开玩笑,显得十分活跃。
老太太家中还有个女儿,满头珠翠耀眼,身着绣花旗袍。那一年已将近五十岁,因为从小生活在贵族家庭,娇生惯养,总是带有一身阔小姐的作风。在当时,已解放多年,可这位老小姐还是不愿意参加社会工作,说话、走路妞妮作态,很是做作。
当时,在吃饭的时候,溥仪和这位“老姑娘”开了几句玩笑,没想到她竟然动了情,自以为溥仪对她有意思。后来,她托一位亲戚给溥仪捎话,表示愿意与溥仪交朋友。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溥仪已不是曾经的皇帝,他在珍惜着后半生的分分秒秒,他在用心的写后半生。对于“老姑娘”的多情一口回绝了。
溥仪在后半生倒确实找到了情真意切的爱情。李淑贤是唯一陪伴他走完人生的伴侣,他们之间爱的刻骨铭心,溥仪对李淑贤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用李淑贤自己的话讲:论文化,我只有高小程度;论职务,是个普普通通的护士;论待遇,我不过每月挣那么五十几元钱的低标准工资。但溥仪为什么偏偏能够爱上我?而且,爱得那样诚挚,那样深沉!
对于溥仪新的爱情观,可以从溥仪在寻找恋人期间的一件艳遇看出。当时,有位年轻、打扮的很华丽,头顶上有珠宝,脖子上戴项链,脸上涂着香粉。说话纤声细语,行动百态千姿的富贵小姐。
这位小姐请溥仪跳舞,主动教溥仪学唱,溥仪唱了几句,已不感兴趣了。随后,她又讨好溥仪,她知道溥仪爱溜街、逛公园,就主动提出要陪溥仪到处走走。
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她已没有耐心再沉默下去,就很大方地向溥仪表明了心意。
“面貌的美丽当然也是爱情的一个因素,但心灵与思想的美丽才是提高爱情的牢固基础。”
那位漂亮年轻的小姐没能读懂溥仪,改造后的溥仪对爱情的选择已有了新的标准,他曾经跟深爱的李淑贤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我喜欢朴朴实实的人,但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够稳重,恐怕很难和我生活到一块儿呢!她也不可能真心爱我的。”
此时的溥仪再不是宫中选妃的标准,他是在寻觅人间的真情。
溥仪改造后,被安排在政协工作,溥仪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他一直在用行动写着《后半生》,同事领导都很关心他,先后也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其中有一位能讲几国外语,可都被溥仪婉言拒绝了。
4 . 溥仪后半生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溥仪看到李淑贤时,倒是一见钟情,似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一次见面,李淑贤对溥仪的感觉:诚实、朴素、和气、热情,一点儿也不像戏里的皇帝。
结婚后,溥仪也向李淑贤讲过,见到李淑贤后的印象,他对李淑贤说:“你穿戴朴素,人品老实。经历很苦,让人同情。又是搞医务工作的,和我兴趣一致,我喜欢。当时我还想到:如果我们真能结合,就像那数以万计的北京市民一样,建立起一个双职工的家庭,谁也不过寄生生活,那该多么令人羡慕啊!”
一个曾经的“宣统皇帝”经过改造,在思想认识上有如此的飞跃,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才有可能。
有一次,溥仪带着李淑贤逛街,饿了就在一家小饭铺吃了个便饭,这时邻桌的一个人突然认出了溥仪,竟禁不住说出了声:“这是小皇上啊!”一传俩,俩传三,小饭铺里的人都放下了碗筷围过来,交头接耳:“看!这就是宣统帝!”
照李淑贤的话说:当时的场面简直让我连头也不敢抬一抬了,可他却满不在乎,哈哈大笑。
其中一位白胡子长者很尊敬地走过来和溥仪握手,溥仪边吃饭边和老人攀谈起来。
老人很感叹的说:“你现在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啊!”
“我是一名普通公民,哪里还有什么架子?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我感到光荣。”溥仪对老人说。
老人每次问话,溥仪都很礼貌地起身回答。老人又问溥仪身边的李淑贤是谁?溥仪带着一种很骄傲的神情说:“这是我的女朋友!”
老人止不住地感慨:“难以想象啊!你当皇帝的时候,能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到这样一家小饭铺来吃饭吗?”
溥仪听了也很感慨万千:
“当然是做不到的,从前的皇帝溥仪已经死了,您现在看到的是获得了新生的溥仪。”
改造后的溥仪婚后非常幸福,他与李淑贤曾经有过心灵的交换,李淑贤交心:
“海可枯,石可烂,我这颗心不会变。”
溥仪呼应:
“山有顶,河有源,爱情之花不凋残。”
李淑贤的身体不太好,溥仪总是怕她冷着、热着、受风、着凉。
有一次,李淑贤病的比较重,溥仪坐在床边,掉过脸忍不住伤心而哭,经李淑贤半天的安慰,才止住流淌的眼泪。
溥仪是遇到真爱了,他对李淑贤是这样说的:“我是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到了你,我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5 . 溥仪的《后半生》完全由行动写出
溥仪的后半生具有幸福的、充实的人生,他不仅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爱情,同时,他也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可是,漫长的宫廷生活早已糟蹋了溥仪的体质,特赦后他仍是经常处于病态之中,在与李淑贤共同生活的五年半时间里,溥仪先后九次住院,最后的半年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妻子李淑贤照料。
溥仪去世前流着泪对李淑贤说:“没有你给予我爱情的温暖,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溥仪改造后,完全过上了平民的生活,他非常爱李淑贤,从他们的一段对话,足以证明:
“这是我出宫后在天津照的,你看我当时能有多大岁数?”溥仪指着家庭影集中一张在天津静园当寓公时的照片问道。
“这么年轻,大概不到二十岁吧!”李淑贤答道。
“你看我领带上的那枚别针,那是钻石的。你见过钻石吗?”
“钻石当然见过,但没有戴过钻石别针。”
“如果你是那个时候和我结婚的,我可以给你很多的钻石别针戴,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不能给你了。然而如果你真是那个时候和我结合,你可就遭罪了。当时,我的妻子就是我的摆设品和玩物。我根本不懂什么是爱,什么是夫妻,高兴就去说笑一阵。现在,我是从心里爱 着你,我懂得了夫妻间应有的态度,我们建立了真正的家庭。总之,我能给你钻石别针的时候,却不能给你爱情,不会对你好!”
溥仪是彻彻底底的懂得了《后半生》该怎么写,所以他一直用行动专心的写着他的《后半生》!
直到1967年10月16日溥仪到了生命的尽头,还以微弱而清晰的声音挣扎着向在场的李以匡和范汉杰说:“我还不应该死呀,我还要给国家做事呀!”
可是,四个小时以后,即1967年10月17日凌晨二时三十分,溥仪被无情的肾癌夺走了生命,虽然溥仪没有给我们留下《我的后半生》,但溥仪生前的一言一行让我们读懂了他的《后半生》。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