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财政很有钱为何亡国?帝国财政的崩溃:光绪二十年
序
本文是论述清帝国中后期财政变局的首篇,衔接之前所写的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一定超越美国?从光绪二十年开始说起 。我计划用3-5篇文章讲述自道光至光绪年间的清帝国末期的财政变迁和这个特殊时期的经济现象。
光绪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94年, 这一年有两个重大事件。 经历内战后长期和平的美国的经济总量(GDP,主要是工业产值)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第一次由非亚欧大陆的国家占据这个位置。
在中国,那一年的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甲午战争的失败可以说正式宣告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地位的彻底跌落,也加速了一个王朝的覆灭和新时代的到来。
光绪皇帝
一、战争阴影下的财政危局
从道光二十年开始到光绪二十年,自乾隆中期以后形成的太平盛世终于被打破。战争是这个时期的主题,战争彻底改变了帝国的财政。
1、对外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同时也宣告清帝国进入晚期。当时的皇帝道光帝已经统治中国二十年了,帝国暮气沉沉。当英军封锁广州珠江口后,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逼迫当时最大的政府低声求和。两年后,《南京条约》的签订条约对帝国的财政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鸦片战争
1、巨额赔款。《南京条约》的赔款相当于1400万两白银。1840年整个帝国的财政收入在4000万两左右,赔款相当于财政收入的35%。清廷的常规财政政策是“量入为出”的,突然多出来的这项支出必然带来新的财税政策(我们后文会讲到);2、关税自主权。很多人会说,条约规定的关税是对清帝国的“恩赐”,因为此前政府的关税收入很低。大错特错!此前的进口贸易虽然税率较低,但大部分利益已经被地方和十三行的商人攫取,制度非常混乱。《广东新语》中有如下描述:
“海禁甚严,人民不得通澳;而藩王左右阴与为市,利尽归之”
英国人愿意支付高关税的目的,既是对过去混乱制度的纠正,更是对清政府的关税政策的长期控制。1863年(同治二年),英国人罗伯特·赫德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全权主持全国海关的管理。
英国人 赫德
2、对内战争
太平天国从1851年(咸丰二年)开始,历经十五年,战争足迹遍布整个东南大半中国。且不论战争度对经济的伤害,光清廷用以平定太平天国用的财政支出就很惊人。
《湘绮楼日记》中记载,镇压太平天国“用银二万八千余万,钞七百六十余万,钱八百十八万贯”。
按照清华大学倪光远教授的测算分析,这十五年内每年的军需开支将在4000万两以上,已经接近咸丰时期的全年财政总收支。财政的困难,仅凭枯燥的数字就已经可想而知了。加上太平天国占领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这些正是清帝国税赋的核心区域。据史料分析,上述三省在1850年以前对帝国的财政贡献度超过30%。失去重要税赋来源的清廷财政,该有多难!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还带动了其他地区的起义或者农民战争,包括在中部的捻军和西北的陕甘回民起义 、西南有云南同族、彝族人民起义等。内部战争不仅直接加剧了财政的崩溃,更是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一切都摇摇欲坠。
二、挣扎与变革
为了赔款,同时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运动,帝国不得不进行改革以对财政的危局进行挽救。这个时期的财政变革虽未真正挽救危局,但还是值得点出的。
1、中央集权制瓦解,地方财政势力增强
战争让帝国原有的落后的财政体系难以运转,消息不畅,人员不同,各地与中央的财务周转难以为继。地方政权为了应对战争和紧急情况,自行进行募集资金,筹措军费。中央政府在面对制度和现实之间,不得不选择后者。过去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地方财政权力大增。
2、工商税兴起
晚清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自救经历了从捐输、铸造大钱等传统政策失败,到厘金、洋税等新兴商税的大幅增加,确立了以工商为主体的财政税收。厘金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代的增值税,它是与货品流动和销售紧密相关的。但由于厘金的税率全国不统一,加之地方政府各行其是,导致厘金的收取乱象丛生,工商业负担沉重。
3、大量举债
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反叛和战争赔款,帝国不得不向外国列强举债。根据史料分析,光左宗棠收复新疆,清廷对外借款就高达2000万两之巨。同治年间兴起的洋务运动,政府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国防建设,只能继续举债。随着借款次数的不断增多,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财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光绪十二年,户部奏称:“一款未清,又借一款,重重计息,越累越多,近来所偿息款,将近千万两白银。上捐国帑,下竭民膏,艰窘情形,日甚一日。”
4、关税收入大增
因为被迫扩大通商,海外贸易带来的关税激增是这个时期唯一的好事情。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的开放。清朝的对外贸易飞速增长,关税收入也明显提升。鸦片战争前(1840年),帝国每年的关税收入约400万两,而且长期不变(税收制度低效可见一斑)。到1871年也就是同治十年,关税收入突破1000余万两白银,三十年内涨了1.5倍。
广州十三行
三、帝国财政的崩溃
关于光绪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前文已经铺垫了很多。咋一看,清帝国的财政收入是在上升的,从4000万两足足涨到了近9000万两(光绪十七年达到阶段性顶峰)。而事实上,9000万两的购买力还不及乾隆中期(可参看《中国货币史》),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包括日本。
至于帝国财政的崩溃,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1、看似收支平衡,实则无力维持
每年8000-9000万两的财政收入,都花到哪里去了?一是偿还外债。如前文所说,自鸦片战争后,清廷开始大举外债以寻求财政平衡。在这期间,帝国累计借款超过4590万两,本息合计超过1亿两。1850-1894年间,平均每年的还款约为400万两;二是军费。应对内外部战争,帝国的军费用度居高不下。在不包括地方自行筹资的情况下,帝国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就超过3亿两之多。如果再加上地方自行筹资,可想而知战争的花费有多大,国家的经济血脉已经微弱不堪;三是不合时宜的皇家用度。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然而颐和园的修建工程贪腐及其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被贪掉的钱甚至是工程真正花销的十倍以上!据统计,重修颐和园的总花费超过4000万两白银,而且是在五年内完成的!甲午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战费,清政府竟仅拿出18万两以充军费,这样的财政局面何以为继?!
慈禧重修颐和园
2、财政政策已经失控,未来已是苟延残喘
前文已说,咸丰同治年间的财税变革已经彻底改变了帝国依赖已久的体制。旧的体制无法满足更多更快的收税,而新的制度是否能够拯救这个庞大的帝国呢?大量的举债都是以关税收入为抵押的。至光绪二十年,关税收入占到帝国财政总收入已经超过40%。1840-1894年清帝国关税和占财政总收入比例的测算如下:
帝国关税收入1840-1894
如前文所述,关税收入虽然数目巨大但实质上已为外国控制。 协定关税的制度,导致在光绪年间,清廷的关税实际税率在下降,税收在流失。加上中央对地方财权的失控,新税收伴随着新的腐败和苛政。刘锦藻在《清代续文献通考》中有如下记载:
商民以十输公家, 所入三四而已, 其六七皆官私所耗费, 大抵有厘捐之省,无不舞弊之委员, 无不染指之大吏”。
准确的说,光绪二十年是帝国财政崩溃的前夕,而整个国家都在崩溃的边缘。甲午海战一声炮响,崩溃随即到来。
----本文完------
感谢阅读,关注@Ding点经济学,关注后续更新。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一定超越美国?从光绪二十年开始说起